醫療資源缺乏且質劣 陸農村病童悲歌
河南女童王鳳雅已經病逝快一個月了,但此悲劇引發的輿論並沒有平息。在現行中國農村兒童醫療狀況之下,小鳳雅的情況被認為並非個案。
綜合陸媒近期報導,小鳳雅在6個月大時即出現眼部白斑,但被認為是白內障,家人認為等長大再做手術即可;直到2歲半前往太康縣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家屬來晚了,小鳳雅被診斷為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
此後,小鳳雅的母親楊美芹和爺爺帶她去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位老專家說,「誰也沒有可能給你保證孩子的命」,並要求先交化療的押金2萬元(人民幣,下同)。楊美芹感覺像天塌下來一樣,她最終選擇帶小鳳雅回家接受保守治療。
32歲的楊美芹,家裡經濟狀況很不好,她先後在「水滴籌」募資平台為小鳳雅發起二次募款,第二次募款說明是用於保守治療,募得2萬3,316元。4月初,有愛心人士來到小鳳雅家中,堅持帶孩子去北京治療,而眼科專家表示做手術已經沒有意義了,這麼虛弱的孩子,化療更沒有意義。小鳳雅的家人不想再折騰孩子,把她帶回了家。
隨後,不斷有人質疑為什麼不讓小鳳雅接受治療?為什麼不帶她去大城市求醫?作家陳嵐實名報警王鳳雅的母親涉嫌詐捐和虐待。
面對外界質疑,小鳳雅的爺爺提出善款使用明細,剩下1千元也交到了當地慈善會。5月25日,河南省太康縣警方表示,沒有了解到王鳳雅家長涉嫌「詐騙」等犯罪的證據,未予立案。
「說穿了還是家裡太窮」
王鳳雅一家對待疾病的態度,被指在中國農村其實不是個案。曾為王鳳雅診治的一位醫生表示,「說穿了還是家裡太窮。」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和北卡羅萊納人口研究所,共同進行的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以下簡稱CHNS),曾在1989至2015年對中國居民的健康保健狀況進行了10次追蹤調查。
2000年的數據中,在對621名在調查前四週內生病或受傷的農村居民的就醫行為調查中,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有9.09%「什麼也沒做」,還有15.58%選擇「自我護理」。2015年在對類似情況的809人的調查中,沒有人「什麼也沒做」,但有17.5%堅持「自我護理」。如果是「有些嚴重」或「不嚴重」,這一數據值更大。2015年有些嚴重時選擇「自我護理的」為22.15%,不嚴重時選擇「自我護理」的高達31.71%。
研究表明,在中國農村地區存在「高收入家庭兒童的健康狀況更好」的現象,收入差距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制定家庭消費決策時,母親通常比父親具有更強烈的偏好將收入花費在能提高孩子福利的方面,因而母親的工資收入對兒童健康影響更大。
而據澎湃網報導,王鳳雅的家庭年收入不足2萬元,母親楊美芹在王鳳雅出生後即做起了全職媽媽,個人收入極其微薄;他們錯過了王鳳雅的最佳治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治癒率不斷降低。
導致治療延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醫療資源不足且品質不佳。據《2017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顯示,中國衛生技術人員的分配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東、中、西部每千農村人口村衛生室人員數均未達到2人。而鄉村醫生和衛生員中,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比率分別為0.1%和0.4%:只有5.3%的鄉村醫生和6.2%的衛生員是大專生;53.6%的鄉村醫生和39.2%的衛生員是中專生;
此外是相當於中專水平和高中畢業或以下。
城鄉的收入差距也擴大了城鄉健康差距。年鑑中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城市嬰兒死亡率為4.2‰,農村嬰兒死亡率為9.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城市為5.2‰,農村為12.4‰。農村的死亡率數值均高出城市1倍多。
2003年啟動的所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被認為代價高昂,資金不足, 提供劣質待遇,「小病不保,大病保不了」。且在非屬地醫治疾病的報銷比率只有30%左右。因為負擔不起每年1千多元的費用,包括小鳳雅在內,楊美芹的5個孩子都沒有上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