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行政區重劃 政院盼直轄市扮領頭羊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17日說明「行政區劃法」草案內容。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17日說明「行政區劃法」草案內容。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

行政院17日通過「行政區劃法」草案,正式啟動全台各行政區域的新設、廢止或調整。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第一階段對於直轄市,特別是剛合併升格的直轄市,由於內部鄉鎮市區規模相差太大,迫切需要重組,若法案送立法院通過後,地方政府就可以開始執行。

內政部指出,目前台灣行政區域計有6直轄市、16縣(市)、368鄉(鎮、市、區),行政區域間規模差距甚大,且直轄市未能肩負起「領頭羊」角色,帶動整體區域發展,反而對於周邊地區的人口、資源、產業及建設造成強大磁吸效應,致使周邊縣市陸續產生留才不易、財政狀況欠佳及施政效能難以有效提升等問題。

花敬群說明,草案主要是明定行政區計畫的提出、審議、核定、發布及實施等程序,並就行政區域調整後的業務、財產的交接移轉做原則性規範,「把遊戲規則訂清楚」,並沒有外界關注行政區域調整藍圖的規劃方案。

在該遊戲規則之下,行政區劃分可採「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等2種方式並行,意即可由中央啟動,也可由地方啟動,由各級主管機關或鄉(鎮、市、區)公所提出計畫,送經相關直轄市、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區)公所,以及其議會或代表會同意或徵詢意見後,陳報上級主管機關核定;另外,為廣納社會各界意見,草案也規定人民及團體可透過民意調查及參與公聽會等形式表述意見。

花敬群表示,目前台灣城鄉落差不斷擴大,特別在一些直轄市中,很多區之間的人口規模落差巨大,確實造成區域治理的困境,很多縣市有迫切而明確的需求,但在目前的法治系統下,沒有遊戲規則可遵循。因此該法若能趕快三讀通過,縣市之間在區域治理上的合作關係將持續深化,到一定程度就涉及行政區調整,「但要讓它自然發生,而不是訂目標反過來要去調整,這是倒果為因」。

他強調,台灣過去用非常政治的態度看「行政區劃法」的立法,行政與地方自治調節的部分被忽略,這次跟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態度不同」,不用政治的角度去思考,而是從需求的角度出發。「行政區重劃涉及的過程複雜,需要很多溝通,應持平常心看待,才是健康的態度,否則又會回到過去,用過於政治的視角來看行政區劃法。」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