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長期垃圾困擾 環保局:循環經濟是良方
新竹縣議員吳傳地20日在縣議會總質詢中,追問新豐垃圾掩埋場有高達7千噸垃圾,要如何處理?環保局長黃士漢答詢會盡快解決,不過他也強調,垃圾問題須標本兼治,只有建構「循環經濟產業創新園區」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只要3年就能徹底解決垃圾問題。
新竹縣由於無自設的焚化爐,縣內各鄉鎮產出之家戶垃圾,每日產出210公噸皆須委由他縣市代為焚化,若逢所委託之焚化爐歲修,則勢必造成掩埋場垃圾堆積,引起民怨,此問題由來已久,亟需尋求解決之道。
新竹縣環保局在垃圾處理方面近年有諸多貢獻,例如自2015年起為確實執行垃圾分類,貫徹垃圾破袋、落地檢查,兩年來垃圾減量達23%,成為全國的模範,成效引起環保署重視,呼籲其他縣市效法;環保局在2012年和產業合作,把垃圾焚燒後的底渣再利用,讓底渣變成透水磚、花台等,將垃圾變黃金,也翻轉底渣的被污名化。
黃士漢表示,新豐鄉居民希望蓋焚化爐,以解決新竹縣的垃圾問題,他認為興建焚化爐是開倒車,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環保局計畫以今年(2017)6月22日行政院核定的「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興建新竹縣自有廢棄物處理設施,即規劃興建「循環經濟產業創新園區」,地點位於原來的新豐區域掩埋場及軍備局用地。
「循環經濟產業創新園區」的作業流程,首先是將資源回收以外的一般垃圾做「垃圾全分選」,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做為沼氣發電和堆肥,無機物又分可燃及不可燃,可燃物做熱裂解及氣化發電,不可燃物則加值再利用,如玻璃土研發推廣、底渣水泥製品、尿布回收分解出紙漿和塑膠材料等,此計畫分三階段進行,只要3年時間就可以根本解決新竹縣的垃圾問題,黃士漢說,「循環經濟」的觀念和計畫是友善地球的最好方法。
此外,有持反對意見的民眾憂慮蓋創新園區要打地基,必須將掩埋的垃圾挖出來處理,會造成二次污染,黃士漢表示,會將挖出的垃圾做全分選,盡量控制不造成污染,如果蓋焚化爐也是要打地基,同樣必需挖出地底的垃圾,那麼為長久之計,不是更應該支持多元垃圾處理計畫嗎?蓋焚化爐既無法創造經濟價值,又會造成空氣污染。黃士漢將代表環保局繼續和民眾溝通,希望能取得共識,一起為友善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