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台中灰濛天空 NASA團隊設備來台

中央大學(左)與NASA(右)的移動式空品監測車,將透過分析協助找出汙染源。(記者賴瑞/攝影)
中央大學(左)與NASA(右)的移動式空品監測車,將透過分析協助找出汙染源。(記者賴瑞/攝影)

【記者賴瑞 /台中報導】

每年9月到12月秋冬季節,台中市的天空就因空汙而一片霧濛濛,但從官方監測數據來看,PM2.5日平均不合格數值卻是下降的,為了探討這種反差現象,台中市政府與環保署以及中央、東海等大學合作,引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先進的監測設備,在台中市區忠明測站與郊區交界的東海大學最頂端,設置3個「空氣品質與能見度監測站」,並於8日在東海大學舉行啟用儀式,期望透過從空氣中收集到的數據,找出空汙核心問題,對症下藥。

中央大學(左)與NASA(右)的移動式空品監測車,將透過分析協助找出汙染源。中央大學(左)與NASA(右)的移動式空品監測車,將透過分析協助找出汙染源。(記者賴瑞/攝影)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NASA與中央大學的3台先進移動式空品監測車啟用儀式,由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副市長林依瑩、環保局長白智榮、中央大學教授林能暉、美國太空總署NASA蔡錫祺博士等人共同進行啟用。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表示,台中市PM2.5日平均不合格百分比,從2012年的30%降到2016年的18%,從數據看來空氣品質好像有改善,可是大家都無感,因為天空還是一片霧濛濛的,所以覺得是沒有改善,是否我們改善的策略錯了,還是怎麼樣,所以今天最主要這個計畫,就是要去把問題找出來。

針對空汙品質有改善,但能見度卻下降的反差現象,規劃推動這項計畫的中央大學教授林能暉指出,能見度跟PM2.5的關係,其中就包含了懸浮微粒的化學成分、大小、濃度、數目,以及它是否會吸收水氣而長大等因素,還有它的光學作用所產生的折射、散射與吸收等,這些東西統合加起來,都會影響到天空的能見度。他希望透過這次的聯合監測比對,可以進一步解析這些細懸浮微粒的物理化學特性,找出汙染源及貢獻度,才能對症下藥,作為擬訂台中市空氣能見度改善策略。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除了PM2.5以外,還有許多原因可能造成能見度不佳,其中空氣中的氣膠在2次反應後,會變成比PM2.5更小的懸浮微粒,不但會影響空氣品質也影響能見度,希望在9到12月中南部的空汙季節,能透過分析的數據,找到有效改善策略。◇

延伸閱讀
阻隔PM2.5達81.4%紗窗 勝群引入台灣
2017年07月12日 | 7年前
國企難甩包袱 陸治霾卡關
2017年06月16日 | 7年前
北市低汙染示範區 7月上路
2017年06月20日 | 7年前
降中台灣PM2.5 燃煤電廠、船舶納管
2017年06月16日 | 7年前
高雄空汙管制 列管458廠商
2017年06月15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