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分級制度 五成民眾搞不清楚
健保署今年推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四級分級轉診制度,《遠見雜誌》3日公布全台醫院民眾好感度調查結果卻顯示,一半比率民眾,不了解台灣的醫療分級制度,對區域醫院也缺乏認知。北北基、中部、南部五到六成受訪者不知道什麼是區域醫院或沒回答,桃竹、東部一帶,超過三成民眾無法回答。
台灣目前共有479家醫院,《遠見雜誌》指出,健保實施22年,原先設計的分級醫療,始終沒有兌現,反倒造就大規模的醫學中心。過去20年來,台灣醫學中心數目成長2倍。區域醫院也從52家增加到83家,成長六成。但是,小型地區醫院從544家減少到370家,降幅為三成二。診所則增加三成。台灣醫療體系發展形成M型化,不利落實分級醫療轉診。
調查也發現,全台民眾對醫學中心有高度的認知,近七成五能夠回答出醫院的名稱,20~39歲者,近一半認同台大醫院,年過六旬者也最認同台大。而國人評價最好的醫學中心前5大依次為台大醫院(37.7%)、林口長庚(14.6%)、台北榮總、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高雄長庚。前5大醫學中心,和申請健保給付的順序與醫院賺錢多寡,十分接近。
全台醫學中心飽和,必須維持現有19家,衛福部想出了「準醫學中心」的新名稱, 2016年,北部就有11家醫院,爭取九家醫學中心名額,雙和、台北慈濟沒有如願成為醫學中心,卻升格為準醫學中心。當各醫院爭當醫學中心的同時,也導致國內醫療服務愈來愈大型化。大醫院不斷增建房舍、買新儀器,以擴大版圖。而全台中小型醫院,也紛紛立志想成為醫學中心,可享有健保較高給付,對醫師也更有號召力。
醫界專家認為,醫療體系呈現倒三角形,是政策造成。由於健保允許民眾自由就醫,三角形頂端的醫學中心擠滿人,分院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但一旦醫學中心無限制長大,將擠滿更多病人,也失去小診所看小病、大醫院看大病的意義,具有轉診功能的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將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