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儀典的意義 --除了「該或不該」、「認同或是反對李家同」之外

文/劉老

知名教授李家同到金門大學畢業典禮致詞,話還沒說完一半,台下學生已走了一半,李老也毫不客氣地加以訓斥:「請像個大學生!」這事件近期引起社會熱議。

李教授致詞這個事件,我想了很久。除了「該」與「不該」之外,我更想探討的是:為何會「演化」成這樣的結果?其實,這件事情有許多可以思考的角度,不只是譴責或反駁而已,其中一個角度即是:誰是第一個?而誰又是要第一個去制止卻沒有這麼做的人?或者,誰默許了?為什麼默許?

當天一定很多人想走出禮堂,因為熱,因為無聊,因為要上廁所……。但這事如果發生在高中、國中、或國小都不會有人「想」到就「做」,而大學生卻不同,他們都是22、23歲的大人了,完全有獨立思考與行動的能力。

那麼,第一個站起來、走出去的人(大家以為後來會回來的沒回來),出去了,沒事,於是看到第2個,也沒事,然後第20個......第200個。李家同卻可能是第一個指出這樣的行為是不該的長者。

然而,這樣的指責,不是該由金大的師長出面嗎?或者,事情的當下不是該有一個「共識」,也就是眾人的眼光「指責」嗎?大部分的同學,無論是覺得沒必要,或是沒關係,總之就是默許。

從國小到高中,綜藝化的畢業典禮讓學生「耳目一新」、「年年都創新」,已經養壞了胃口,長官致詞也大多「媚俗」、短短地說好話,誰會像李家同一樣地「語重心長當烏鴉」呢?畢業典禮沒有出面說「該」如何,而整體又沒有歐美大學的「傳統不可侵犯」的儀典共識,於是,亂象出現卻以為是「正常」,但「正常不代表應該呀」!

我一直記得大學恩師呂建政教授的話:「儀典的意義在使靈魂昇華。」「儀典中的主角其實是被犧牲的。」如果當年我的大學過程沒有這樣的點化,我可能還是一樣會認為「儀典是該華麗,吸睛,炫!」但因為這個老師的談話,後來有機會,我都會跟與我有緣的學生談論到這一點。還好我的學生也都為國中生,不敢不聽,因為就算領悟不了其中的意義,也不敢造次,乖乖地坐好,免得訓導處找麻煩!

總而言之,更高層的意義如果沒有提出來,只有論「該或不該」或是「認同李家同或是反對李家同」,這些都只有「相」而沒有到「體」或是「用」的層面。而探討如何演進、為何會這樣,也許多一點聲音出來能引出多一點答案,反正這年頭什麼都沒有標準答案了,不是嗎?◇

延伸閱讀
駭客追查不易 破獲率僅2成
2017年06月21日 | 7年前
黑心石膏案 業者判6月定讞
2017年06月21日 | 7年前
陸扒竊集團來台 專挑日人下手
2017年06月21日 | 7年前
傅崐萁涉炒股案 更二審判8個月
2017年06月20日 | 7年前
毒豆干案 芊鑫父子各判3、4年定讞
2017年06月19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