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天主堂重啟 屏沿山公路心靈休憩所
屏東「玉環天主堂」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1965年由德國人愛心捐款、大陳義胞與馬卡道族合作興建,因人口外移而荒廢。屏東縣政府整修建物並邀請藝術家彩繪壁畫,將在22日與天主教高雄教區合辦啟用典禮,希望這座重新「復活」的教堂成為沿山公路美麗心靈休憩場所。
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13日表示,縣道185前身是清朝「隘勇線」,俗稱「沿山公路」,自縣長潘孟安上任,即將縣道185週邊區域營造列為施政重點,包括農特產加值推廣、旅遊露營規劃、觀光遊憩行銷、跨族群藝文傳承等,玉環天主堂修復重新啟用,代表新的心靈休憩場所,也讓沿山公路的旅程更加多元豐富。
天主教高雄教區杜勇雄神父表示,玉環天主堂於1965年建立,是德國道明會德鐸會省貝滿神父回德國募款興建,命名為「耶穌善牧堂」,教堂主保為耶穌善牧,代表的正是以同感悲憫之心尋找失落、看顧弱小、慈愛正義、永不放棄的精神和行動,正如同教會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帶給流亡軍民心靈的慰藉與醫療社福等援助。
文化處表示,玉環天主堂由玉環新村的浙江披山島移民(當時被稱為大陳義胞)與鄰近馬卡道族合作興建,建材取自來義溪畔的鵝卵石,教堂的圓錐形本體、六角大衛之星屋頂,極具特色,教堂附近有客家、閩南、西拉雅、馬卡道與排灣聚落,見證沿山公路多族群互動的生活記憶。
「玉環天主堂」後方的兩幅壁畫由枋寮F3藝文特區藝術家所繪製,巫詩瑩老師的「採石建堂圖」訴說玉環天主堂的興建故事,蔡梅芳老師的「耶穌善牧圖」傳達玉環天主堂原稱「耶穌善牧堂」的涵義。
除了玉環天主堂之外,沿山公路還有十多處因為產業變遷、人口外移而遭到閒置的教堂,文化處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教會、社區與各界有心人士合作,活化教堂群,帶動社區復振,重建心靈的理想國,成為地方再生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