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貿易競爭力連4年下滑 學者:要打團體戰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22日發布2017全球「綜合貿易競爭力」調查,台灣排名連4年下滑,從去年的15名再下滑至16名,與會專家呼籲政府跟產業要從以往的「單打獨鬥」轉往「團體戰」,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五大策略聯盟布局新興市場。
調查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企研所教授呂鴻德表示,台灣排名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分別是貿易高度依賴中國大陸、新興市場強勢競爭力,以及長期低薪環境人才斷層。
他指出,面對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以及保護主義興起,台灣企業習慣單打獨鬥將遭受嚴重威脅,應改打團體戰。「台灣企業可與日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度、及新加坡企業進行策略聯盟,進軍東協、一帶一路、清真、非洲及南亞市場。」
除了企業界,報告也對政府提出6大建言,包括一、政府推動新南向應成立18國智庫,包括東協10國、南亞6國和紐澳;二、新南向應整合一帶一路;三、進軍東協及南亞市場,應從出口貿易轉型為品牌布局;四、因應美國市場復甦,台灣資訊代工業應從賣產品升級為賣服務;五、改善人才流失問題;六、強化跨境電商市場,以利出口拓銷。
該報告是以「國家競爭力」、「貿易自由度」、「貿易便捷度」、「貿易難易度」、「貿易風險度」與「貿易趨勢度」,對全球54個主要貿易地區依照權重比例進行評量,綜合貿易競爭力評比前十名貿易地區分別為美國、新加坡、德國、荷蘭、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日本、香港、及以色列;其中美國連2年獲得第二名,今年超越新加坡奪冠,新加坡前5年除2014年評比為全球第二之外,已蟬聯4次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