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勿視中共為全球化旗手

【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威脅對進口產品徵收高邊境稅,以施壓製造業回美國等政策被解讀為「保護主義」。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近來在全球場合倡導全球化,一些觀察人士便很快地認同北京的領導角色,不過美國智庫專家易明(Elizabeth Economy)提醒,把北京視為全球化旗手是個錯誤,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將不是全球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學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研究主任易明在《外交政策》雜誌〈北京不是全球化旗手〉(Beijing Is No Champion of Globalization)文章破解所謂「中國領導」的迷思。

他說,儘管大陸具有一些全球領導者的特徵,它是全球最大貿易國;有最規模大的軍隊;像全球領導者一樣,倡議新的國際機構及安排;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參與國際談判,建立正式聯盟等,種種鞏固地位的舉措。大陸不只想成為新興的區域領導人,而是想成為全球領導者。

超脫本國利益

然而,易明提醒,做為全球領導者的條件並不止於此。首先,必須有意願及能力就全球最迫切關注的議題,把其他國家帶到談判桌上。

文章舉例,在伊波拉疫情上,大陸初期的醫療人力投入不及古巴,最後的捐款只有美國的3%。在北韓議題上,儘管北京承諾加強國際制裁,但北京對大陸公司落實制裁的紀錄卻令人失望。再者,北京稱清潔能源值得投資,卻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把最汙染的、燃煤發電廠之類的能源業出口到其他國家。易明指出,全球領導者必須摒棄「以自己國家利益為優先」的原則。

法規限制全球化

其二、習執政的數年,大陸遠非全球化的典範。例如:去年11月秘魯亞太經合會(APEC)上,習說不會對世界關上大門,但事實正好相反,當局頒布了許多監管規定限制教科書、非政府組織、外國媒體及娛樂對大陸社會的影響。

習在瑞士達佛斯說:「切斷經濟體間資本、技術、產品、產業及人員的流動是不可能的。」事實是當局實施資本管制,而且限制外國技術成為大陸市場主流的機會,大陸也用貿易及投資懲罰小國。

對於全球化的基本要素——資訊自由,北京對允許中國民眾接受到其他觀念或想法卻沒有什麼興趣。易明強調,北京有權決定自己的法規,但是有這些法規,就沒能促進全球化。

大陸非成功模式

易明還認為,應該檢視大陸的全球化模式。儘管大陸數億人脫貧,但北京現在面對的是各種環境、公共衛生及其他社會挑戰,易明反問:「這是一個值得效仿的模式嗎?世界能接受一個無所顧忌地侵犯人權,且隱瞞、否認有許多未解決事件的國際領導者嗎?」

易明表示,在美國似乎沒有興趣繼續領導,而且沒有其他國家爭取之際,世界急於有替換,因此,對北京成為全球領導者讓步的誘惑是巨大的。但是易明提醒世界認清「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不是全球化」。◇

延伸閱讀
川普就職 習近平多了新頭銜
2017年01月23日 | 7年前
讀懂川氏邏輯的4根支柱
2017年01月21日 | 7年前
這5大理由讓2017年無法預測
2017年01月21日 | 7年前
學者:習不會打壓台灣外交空間
2017年01月19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