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青編》-養肺說

養肺(123RF)
養肺(123RF)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壽世青編》是清代醫家尤乘所寫的一本養生專著。肺主氣,養肺在於養氣。善養氣者,在「善養吾浩然之氣」。

肺臟在五臟之中,位置最高,覆蓋在心臟之上,它是各臟之長。肺藏魄、主氣,統領一身之氣。《黃帝內經》說:「如果突然失去東西,或所追求之事,得到不滿足,就會使肺氣得不到舒展,氣鬱生火,因而造成肺葉焦枯、喘息有聲。」肺氣充滿,就不怕天氣寒熱的變化;若傷了肺氣,外邪就容易侵害身體,因而造成身體痿弱的疾病。 

所以,發怒時氣會上逆、歡喜時氣會和緩、悲傷時氣會消沉、恐懼時氣會下陷、驚嚇時氣會混亂、過勞時會耗氣、思慮過度時氣會鬱結。以上7種危害,都是氣機的失衡所導致的。 

要培養浩然之氣,必須要用先天最純真、純善的本性直接去涵養它,而又不能過度地有所作為的去傷害它,那麼就可以充塞於天地之間,人身之氣就能與天地之氣合而為一。人身之氣若與「道」相符合,則人身之氣便可與天地之氣相通。古代的聖王在冬至日時閉關(冬至一陽生),是要涵養陰盡陽生的微陽之氣;謹慎言語、節制飲食,是要防止氣的過度耗損。 

肺為華蓋 

肺在五臟的最上端,不只覆蓋了心,也覆蓋了所有的臟腑,它有抵禦外邪侵入身體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氣,可調節全身氣機,使人體氣的生成、運行得以通暢。肺氣充足時,抵抗力較好,比較不會因為天氣寒熱的變化,而容易感冒。若肺氣損傷,則容易感冒咳嗽。肺氣不足時,會有身體痿弱的疾病。 

古人在治病、養生時非常重視「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對身體的影響,並且常認為這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以上七情對身體的危害,在於因為情緒的激烈變化造成身體氣機的逆亂,使身體的陰陽氣血失衡,而發生疾病。在學習、探索古人的養生智慧可以發現,古人養生特別重視心性的修養,常強調心境平和的重要性。所謂「心平氣和」,內心平靜,氣才會和順,身體的氣機才會運轉順暢,疾病才容易痊癒,相對地也比較不容易生病。 

最上乘養肺氣方法 

在這裡,《壽世青編》的作者認為,最上乘的養肺氣的方法,在於學習孟子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氣?孟子認為:「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意思是說,這種浩然之氣是很難說清楚的。這一種氣,最盛大、也最剛強,用先天最純真、純善的本性直接去涵養它,而不過度的有所為地去妨礙它,那麼它就會充滿在天地之間。這一種氣,要和「義」與「道」相配合;沒有這些,它就會萎縮。這裡的義,當含有仁、義、禮、智、信等以「善」為本性的道德涵義。它是不斷努力實踐才能產生的。如果自己的內心,常不滿足於所做之事,它就要萎縮了。要培養浩然之氣,在行事上要努力,而且要符合「道」,但不可預期成效;內心不能忘記它,但不可主動助長它。不要像宋國人那樣「揠苗助長」,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傷害了它。當人身浩然正氣與天地之正氣相符時,人身之氣就能與天地之氣,合而為一而相通。 

浩然正氣與養肺氣關係 

或許讀者會覺得很奇怪,養浩然正氣與養肺氣、養生有何相關?在中國歷史上,養浩然正氣最有名的佼佼者,非文天祥莫屬。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提到,他以文人孱弱之軀被囚禁於土牢達兩年之久,受到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等七種惡氣侵染仍能安然無恙,正是因為他涵養「浩然正氣」的緣故。而此種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足以與邪氣抗衡,是扶持倫常、維繫天地的依據。(〈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用現代的話來講,一般人在土牢中,遭遇如此七種惡氣侵染,早就病死了,文天祥身在牢中兩年,仍能安然無恙,是因為他「善養吾浩然正氣」之故。從這個故事,讀者即不難體會「浩然正氣」對人身的作用。

既然養氣是那麼的不容易,那麼平時該如何保養呢?《壽世青編》提出:「先王以至日閉關,養其微也;慎言語,節飲食,防其耗也。」「先王以至日閉關」這段話出自《易經》的復卦(地雷復)(《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在中醫及中國的養生觀點裡,非常重視「天人合一」(即人與大自然是相互對應的)。

《周易古占筮法》曰:「從卦氣來看,復為11月冬至之卦。陽氣在10月坤卦被剝除到盡,為純陰之卦,冬至11月時陰氣達到頂點,此時既是最冷,也是白天最短的時候,這也是陰陽消長的轉折點,陽氣就是在這,最冷的時候返回。從冬至之後也是白天開始漸漸變長。陽氣歸來,正是復卦的卦義之所在。此時也開始進入另一回合陰陽消長的循環。而冬至時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死寂,但卻是暗藏無限生機。」所以這時要謹慎地,溫養這初生的一陽之氣,不可耗傷。

在此時,古代的聖王在冬至之日關閉城門,不接納商旅,也不巡視邦國。而善於養生的老祖宗們,便懂得在冬至日時閉關。閉關在這裡,可理解為齋戒、沐浴、清淨,萬緣放下,什麼都不理,就是一種溫養的方法,這就好像嬰兒剛剛生下來,放在溫室裡保養。這個時候一陽之氣剛來,只宜溫養之,像培養幼苗、嬰兒一樣。

那要怎麼培養呢?要不增不減,順其自然。就如孟子所說的「養吾浩然之氣」的方法,不可揠苗助長,不能過度幫助它,要讓它順其自然發展。另外還要謹慎言語,節制飲食,以防止氣的過度耗損。以上是古人養生智慧的具體做法。 

《壽世青編》原文 

肺者,臟之長也,心之華蓋也。其藏魄,其主氣,統領一身之氣者也。《經》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充之則耐寒暑,傷之則百邪易侵,隨事痿矣。」 

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七情之害,皆氣主之也。 

直養無害,而後得其所以浩然者,天地可塞,人之氣與天地之氣可一也。道氣可配,人之氣與天地之氣可通也。先王以至日閉關,養其微也;慎言語,節飲食,防其耗也。◇

延伸閱讀
《壽世青編》-齋說
2016年10月21日 | 8年前
《壽世青編》-養心說
2016年07月21日 | 8年前
《壽世青編》-林鑒堂安心詩
2016年05月27日 | 8年前
《壽世青編》-清心說
2016年05月24日 | 8年前
《壽世青編》-療心法言
2016年05月24日 | 8年前
古代養生首重心性修養
2016年05月24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