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預言中國今明年大事(10)最大功德
接上文
(10)明朝洪武之治
明朝初年,從元末戰亂中迅速恢復了元氣。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後期,國家徵稅的土地,高達800萬傾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高出1/3。大明洪武時代,百姓豐足,府庫充盈,國力強盛,史稱洪武之治。
治世福分天來,也是人間巨大功德所致。這個功德,源於出身和尚的朱元璋對佛法的推動弘揚和對佛教僧團的整頓。
經過了元末農民大起義,明朝初期的佛教僧團內部,已經很混亂,很多人不是真心修行,佛教內部亂象叢生。朱元璋登基之後,一方面親自推進佛法傳揚,一方面規範制度,清理僧尼,給和尚發放國家憑證——度牒,而且三年一考試,不通佛經者淘汰,在制度上遏制了佛教的內亂,種下了興盛佛法的功德。
(11)明朝永樂盛世
永樂盛世,是明成祖朱棣開創的。朱棣文治武功,勵精圖治。
在文治上,減輕稅賦,興修水利,疏通運河,推進農業,使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大力提倡文教,編纂《永樂大典》,它包容了先秦以來所有經典著作,使很多古籍得以保留。
在武功上,朱棣派兵征安南(越南一帶),還五次親征漠北,打擊了蒙元殘餘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各民族和邊疆的安寧。
朱棣在東北、西北、西南設立行省,在西域設置哈密衛,在貴州設立布政司,在強化大一統帝國的同時,派陳誠出使西域,派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傳播文化,大力促進了海內外交流,開創了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當然,治國有道是盛世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只是表面原因,在深層,我們知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朱棣是承接了朱元璋推進佛法弘傳的碩大福分,而且朱棣本人也是一個(栽樹者),他大力推進、弘揚道家文化,同樣建立了巨大的功德。
朱棣派人在全國尋訪道家真人張三豐,在張三豐傳道授徒的武當山,大修真武大帝宮殿群。整體按照《真武經》中的神話來設計,依山順水,自然佈局,展現了《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的法則。宮觀中神像、法器等等按皇家要求製造,把武當山建成了人間仙境一般,成了道家的聖地。道家文化在朱棣的鼎力支持下,在民間迅速弘揚傳播。
道家也是正法,弘傳道家文化也是造福當代、澤備後世的大功德。
(12)明朝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朱棣的兒子明仁宗、孫子明宣宗治理下的大治之世。
明仁宗47歲即位,不久就病逝了,但他休養生息、利國利民的政策被明宣宗繼承。宣宗即位後迅速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而後賑濟災荒,息兵養民,嚴明法紀,懲治貪腐,深得民心,使得天下安定,府庫充實,經濟迅速走向繁榮。那是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有堯舜禹三代清明教化的遺風。
當然,這在根源上,是朱棣推進道家文化、興盛道法的巨大功德奠定的。後世把仁宣之治和朱棣的永樂盛世合稱為(永宣盛世),其根源也在這裡。
(13)清朝康乾盛世
現在關於清朝的影視劇很多,大家對康乾盛世也都很熟悉,這裡就不做描述,只辨析這個盛世的根源:康熙時代,佛法大興。康熙本人雖然不是虔誠的信徒,但是支持和推動了佛法的傳揚。
康熙六年(1967年),全國由歷代皇家頒旨建立的大寺廟有6,730處,小寺廟6,490處﹔私自建立的大寺院8,458處,小寺院5萬8,682處[1]。可見康熙時代,佛法已經很興盛了,寺院比起唐宋元明時期要多很多。康熙帝出遊,最喜歡遊覽寺廟,京畿各處寺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個康乾盛世,同樣是歷史法則的重演。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康熙大帝種下了盛世福源,延續到乾隆年間還在享受盛世的福分。
4. 君士坦丁大帝,西方功德最大的帝王
在西方歷史上有作為的君王,筆者首推君士坦丁大帝。他給被羅馬帝國迫害了近300年的基督教平反,功德之大、對世界的影響之大,在西方社會古今罕見。
不同的史料雖有出入,但都一致地指向: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斥基督徒為邪教徒、瘋狂迫害、肆意殺戮的時候,君士坦丁能夠認清基督教是正義真理。在分裂的古羅馬帝國中,他能在8個皇帝[2]爭奪帝位的混戰中脫穎而出,不斷取得奇蹟般的勝利,用武力統一了羅馬,重建了橫跨亞、歐、非三大陸的大帝國,是他信仰基督教、得到啟示的結果。就像正法時期的猶太教,在神祐下旗開得勝一樣。
雖然給基督教平反的(米蘭敕令),是君士坦丁和羅馬帝國另一位皇帝李錫尼一同頒布的,但是李錫尼善始惡終,後來走上了背教、迫害基督教的舊路,也就沒有懸念地敗給了君士坦丁。
四分五裂的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的劍下重歸一統,龐大帝國走上了中興時代。這個巨大的榮耀,是他給基督教平反、復興基督教的天大功德所致。有天大的功德,才能帶來個人輝煌榮耀和國家巨大的福分,這是盛世的法則。
[1] 《清稗類抄》:(康熙丁未七月,禮部題為遵旨議奏事,禮科抄出禮部等衙門題前事奉旨依議,欽此。隨經行文各該巡撫造報去後,各該巡撫陸續報部,該臣等計算直隸各省巡撫造送冊內,敕建大寺廟共6,073處,小寺廟共6,409處,私建大寺廟共8,458處,小寺廟共5萬8,682處。)
[2] 爭奪羅馬帝位的8位羅馬(正副)皇帝是:君士坦丁、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馬克西米安、加利流、塞維魯、李錫尼、代亞。@#
(未完待續)
(10)明朝洪武之治
明朝初年,從元末戰亂中迅速恢復了元氣。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後期,國家徵稅的土地,高達800萬傾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高出1/3。大明洪武時代,百姓豐足,府庫充盈,國力強盛,史稱洪武之治。
治世福分天來,也是人間巨大功德所致。這個功德,源於出身和尚的朱元璋對佛法的推動弘揚和對佛教僧團的整頓。
經過了元末農民大起義,明朝初期的佛教僧團內部,已經很混亂,很多人不是真心修行,佛教內部亂象叢生。朱元璋登基之後,一方面親自推進佛法傳揚,一方面規範制度,清理僧尼,給和尚發放國家憑證——度牒,而且三年一考試,不通佛經者淘汰,在制度上遏制了佛教的內亂,種下了興盛佛法的功德。
(11)明朝永樂盛世
永樂盛世,是明成祖朱棣開創的。朱棣文治武功,勵精圖治。
在文治上,減輕稅賦,興修水利,疏通運河,推進農業,使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大力提倡文教,編纂《永樂大典》,它包容了先秦以來所有經典著作,使很多古籍得以保留。
在武功上,朱棣派兵征安南(越南一帶),還五次親征漠北,打擊了蒙元殘餘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各民族和邊疆的安寧。
朱棣在東北、西北、西南設立行省,在西域設置哈密衛,在貴州設立布政司,在強化大一統帝國的同時,派陳誠出使西域,派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傳播文化,大力促進了海內外交流,開創了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當然,治國有道是盛世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只是表面原因,在深層,我們知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朱棣是承接了朱元璋推進佛法弘傳的碩大福分,而且朱棣本人也是一個(栽樹者),他大力推進、弘揚道家文化,同樣建立了巨大的功德。
朱棣派人在全國尋訪道家真人張三豐,在張三豐傳道授徒的武當山,大修真武大帝宮殿群。整體按照《真武經》中的神話來設計,依山順水,自然佈局,展現了《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的法則。宮觀中神像、法器等等按皇家要求製造,把武當山建成了人間仙境一般,成了道家的聖地。道家文化在朱棣的鼎力支持下,在民間迅速弘揚傳播。
道家也是正法,弘傳道家文化也是造福當代、澤備後世的大功德。
(12)明朝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朱棣的兒子明仁宗、孫子明宣宗治理下的大治之世。
明仁宗47歲即位,不久就病逝了,但他休養生息、利國利民的政策被明宣宗繼承。宣宗即位後迅速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而後賑濟災荒,息兵養民,嚴明法紀,懲治貪腐,深得民心,使得天下安定,府庫充實,經濟迅速走向繁榮。那是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有堯舜禹三代清明教化的遺風。
當然,這在根源上,是朱棣推進道家文化、興盛道法的巨大功德奠定的。後世把仁宣之治和朱棣的永樂盛世合稱為(永宣盛世),其根源也在這裡。
(13)清朝康乾盛世
現在關於清朝的影視劇很多,大家對康乾盛世也都很熟悉,這裡就不做描述,只辨析這個盛世的根源:康熙時代,佛法大興。康熙本人雖然不是虔誠的信徒,但是支持和推動了佛法的傳揚。
康熙六年(1967年),全國由歷代皇家頒旨建立的大寺廟有6,730處,小寺廟6,490處﹔私自建立的大寺院8,458處,小寺院5萬8,682處[1]。可見康熙時代,佛法已經很興盛了,寺院比起唐宋元明時期要多很多。康熙帝出遊,最喜歡遊覽寺廟,京畿各處寺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個康乾盛世,同樣是歷史法則的重演。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康熙大帝種下了盛世福源,延續到乾隆年間還在享受盛世的福分。
4. 君士坦丁大帝,西方功德最大的帝王
在西方歷史上有作為的君王,筆者首推君士坦丁大帝。他給被羅馬帝國迫害了近300年的基督教平反,功德之大、對世界的影響之大,在西方社會古今罕見。
不同的史料雖有出入,但都一致地指向: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斥基督徒為邪教徒、瘋狂迫害、肆意殺戮的時候,君士坦丁能夠認清基督教是正義真理。在分裂的古羅馬帝國中,他能在8個皇帝[2]爭奪帝位的混戰中脫穎而出,不斷取得奇蹟般的勝利,用武力統一了羅馬,重建了橫跨亞、歐、非三大陸的大帝國,是他信仰基督教、得到啟示的結果。就像正法時期的猶太教,在神祐下旗開得勝一樣。
雖然給基督教平反的(米蘭敕令),是君士坦丁和羅馬帝國另一位皇帝李錫尼一同頒布的,但是李錫尼善始惡終,後來走上了背教、迫害基督教的舊路,也就沒有懸念地敗給了君士坦丁。
四分五裂的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的劍下重歸一統,龐大帝國走上了中興時代。這個巨大的榮耀,是他給基督教平反、復興基督教的天大功德所致。有天大的功德,才能帶來個人輝煌榮耀和國家巨大的福分,這是盛世的法則。
[1] 《清稗類抄》:(康熙丁未七月,禮部題為遵旨議奏事,禮科抄出禮部等衙門題前事奉旨依議,欽此。隨經行文各該巡撫造報去後,各該巡撫陸續報部,該臣等計算直隸各省巡撫造送冊內,敕建大寺廟共6,073處,小寺廟共6,409處,私建大寺廟共8,458處,小寺廟共5萬8,682處。)
[2] 爭奪羅馬帝位的8位羅馬(正副)皇帝是:君士坦丁、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馬克西米安、加利流、塞維魯、李錫尼、代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