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擬走向實體,電商霸主再次顛覆書店想像

亞馬遜實體書店。(取自中央社)
亞馬遜實體書店。(取自中央社)

【大紀元訊】
22年來,亞馬遜築起的電商帝國堪稱網路世代崛起的最佳代表,如今,亞馬遜的業務除了電商之外,還橫跨了雲端服務、硬體裝置及數位內容製作,甚至,他們去年還開設了第一家實體零售書店,帶來全新的「虛實整合」消費體驗。


你對「書店」的未來想像是什麼?22年前,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給我們的答案是:網路。此後,網路書店如約而至,改變了現代人選書、購書的習慣,其中亞馬遜更從網路書店,跨足成為幾乎什麼都能賣的電商霸主。


現在,亞馬遜又要再次顛覆我們對於書店的想像,重新挑戰虛擬與實體的界線,這次它給我們的答案是:零售應該是結合虛擬與實體,而非分道揚鑣。於是,亞馬遜去年底在西雅圖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實體書店。


亞馬遜書店乍看之下是那種乾淨、明亮、現代化的店面,絲毫沒有新潮二手書店或是文青藝術書店的魅力,但只要在書架之間晃悠一圈,你就能發現這間書店的獨特之處。


書架陳設與分類比擬網路書店



與其說這是一間實體書店,不如說這是一間「在線下經營的網路書店」。亞馬遜曾表示:實體書店Amazon Books就是Amazon.com的實體延伸,該公司用營運網路書店20年的經驗來打造這間書店,店內的庫存、陳設將完全依照Amazon.com上的數據。包括:讀者評分、總銷售量、暢銷書排行榜,並依此決定亞馬遜的進貨書單與庫存,將線上、線下購書體驗的特色相結合。


一眼望去,亞馬遜書店與其他傳統書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書籍全都是「正面朝上」,消費者能直接看到書封,而不是只顯示書名、作者等資訊的書脊,就像我們在網路上選書的體驗一樣。


在書架陳設上,亞馬遜書店可不是只有「文學」、「雜誌」、「科普」等這樣單調的分類方式。就像我們在逛網路書店時,最下方會往往會看到類似「買了這本書的人,可能也會喜歡……」、「瀏覽此商品的人,也瀏覽……」這樣的推薦書單。


同樣的,在亞馬遜書店,你也會看到「如果你喜歡《Zero to One》……」、「評價4.5顆星以上的最新小說」這樣的分類書架,甚至還有一個書架專門陳設貝佐斯的推薦書籍,讓你能一窺亞馬遜掌舵者的文學品味。


值得注意的是,每本書都會在書架位置的前方附上一張讀者評論卡(review card),內容匯集亞馬遜網路書店上的讀者對這本書的評價、星等、瀏覽人次等訊息;此外,亞馬遜書店的書籍售價將與Amazon.com上完全一致,消費者想要得知書籍價格,必須打開亞馬遜App、掃描書本標籤後連上亞馬遜網站,這意味著如果網路上的售價改變了,書店的售價也會隨時跟著改變。


網路無法複製的實體零售體驗



回到源頭問題:為什麼亞馬遜想要開設實體書店?事實上,亞馬遜並沒有對外特別解釋他們開設實體書店的動機,只能任由外界臆測。亞馬遜確定要在今年夏天於加州聖地牙哥開設第二家分店,外界普遍認為亞馬遜還會陸續開設多家實體書店,甚至有傳言指出亞馬遜總共計劃開設400家書店,雖然該公司拒絕評論此一傳言,不過看來亞馬遜書店的規模版圖未來還會持續擴張。


可以確定的是,亞馬遜對於如何改進實體零售體驗有不少想法,且主要都是由亞馬遜網站上的數據所驅動。


事實上,對許多人而言,「逛書店」是一件無可替代的日常生活經驗,網路無法複製;而走一趟亞馬遜書店,你會覺得自己身處在一間網路書店,但你卻又能觸碰得到這些實體商品,亞馬遜想打造的,就是這樣的虛實消費體驗。


貝佐斯曾言:「如果你要創新,就必須願意承擔被誤解的風險。」就如原本是以網路賣書起家的亞馬遜,陸續涉足雲端業務、消費電子產品、數位影音製作、電子書出版等。如今又回頭擁抱實體零售,或許我們一時難斷這些創新策略的功過,但能確定的是,亞馬遜在網路時代的無盡探索將永不止息。


如果你要創新,就必須願意承擔被誤解的風險。


亞馬遜 成立時間│1994年執行長│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業務規模│服務範圍涵蓋全球,目前會員人數超過3億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6年5月號《數位時代》「一場改變歷史的華麗行銷」。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64期


(加入《數位時代》粉絲團,時時掌握最新數位趨勢!)

(取自中央社)(取自中央社)

延伸閱讀
阿里巴巴vs亞馬遜 誰更賺錢?
2016年05月07日 | 8年前
柯文哲訪美:產業學習及招商
2016年03月09日 | 8年前
解台灣困局 台經院倡人本經濟
2016年02月23日 | 8年前
智慧城市調查 北北桃蟬聯前三
2016年02月25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