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3 歲左右已定型


「左撇子」人口並不少,但與「右撇子」相比還是少數。在世界人口中,約有 10%左右的人口是「左撇子」。根據統計研究顯示,在各領域的傑出人物中,左撇子可是占了很高的比例。

邱吉爾、拿破崙、歐巴馬、牛頓、愛因斯坦、李政道、居禮夫人、達文西、畢卡索、貝多芬、卓別林、倪匡、郭泓志、陳偉殷…等,這些知名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左撇子」。

而「左撇子」又是在何時形成?科學家們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發現較常伸展並靠近嘴巴的那隻手,有較大機會之後會發展成為其慣用手。或觀察胎兒在子宮中吮指行為,發現常吮右手拇指者幾乎 100% 為慣用右手者,常吮左手拇指者其長大後約有 2/3 成為慣用左手者。而慣用手習慣在小孩 3 歲左右就已定型。

(圖:123RF)(圖:123RF)


左撇子形成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科學家們陸續提出了各種論述:

荷爾蒙失衡理論:

胎兒時期所受的荷爾蒙若不平衡,會影響控制手部運作相關基因的表現。若男嬰於懷孕期間接觸過量的類雌激素荷爾蒙,未來發展成為左撇子的機會就會增加。

耳前庭之不對稱發育:

懷孕後期胎兒的位置與胎兒出生時的姿勢,都與長大後之慣用手習慣有關。由於胎兒位置的不平衡,導致兩耳內掌管人體平衡感覺的前庭神經,受到不相等的刺激,進而導致雙手的不均勻發展。

超音波影響:

超音波檢查是懷孕時期產檢的重要工具,研究發現若母親於懷孕時接受超音波檢查的次數較多,則產出慣用左手胎兒的機會較高。

「左撇子」基因:

(Fotolia)(Fotolia)


2007 年科學家們發現有一個位在第二號染色體的基因稱為 LRRTM1(Leucine-rich repeat trans-membrane neuronal protein 1),該基因具有調控大腦左右兩半球特定位置執行特定功能的機能。老鼠動物實驗也發現此基因會影響胚胎前腦(forebrain)、視丘、海馬迴等區域的神經分化、連結與發育。而該基因的單核酸多形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被證明與慣用左手有關。這個基因只有當遺傳自父親時才會有表現,這結果暗示了慣用手習慣是遺傳自父系基因。

「左撇子」贏的秘密

人的大腦的運作十分複雜,結構上可區分成兩個大腦半球。「左大腦半球」除控制語言文字與數理邏輯思考等生理功能外,也負責控制身體右半側肢體的活動。而「右大腦半球」則控制與藝術、創造力及情感等相關的功能,也掌管身體左半側肢體的活動。

(Fotolia)(Fotolia)


慣用左手的運動員,較常贏得比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平時練習時有 90% 的機會其對手是慣用右手者,左撇子運動員早已適應對手的不對稱性。相反的,慣用右手的運動員平時練習時有,僅有 10% 的機會能與慣用左手的運動員互動練習。因此當不同慣用手的選手在正式比賽場上相遇時,左撇子運動員通常能較熟習對戰情境而贏得比賽。

左撇子除了在運動場上的優勢外,音樂、藝術及寫作上之成就,相對於慣用右手者,也表現更為出色。此外,慣用手的不同,對於語言與空間關係的認知也會有所影響。



科學家們發現,慣用右手者面對整體影像時其右腦的神經會活化起來,而當進一步要解析細部影像時,則反而會引起左邊大腦的活化。而慣用左手者運用大腦的方式則恰恰相反。這或許就是慣用左手者在藝術領域不凡成就的原因。

 

 

延伸閱讀
胎兒超音波掃描圖出現天使與魔鬼
2016年01月05日 | 9年前
菸害嚴重影響胎兒 孕前應先戒菸
2015年05月0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