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未來5年 就業前景惡化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今年初公布的研究,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不平等及社會動盪擴大,未來幾年失業人口將持續上升。到2019年,失業人數將由2.01億人增加至超過2.12億人。與此同時,全球都面臨青年就業危機,青年失業的機率是成人的3倍,全球有7,400萬青年在找工作。
據《2015年全球就業及社會展望趨勢》報告,ILO提到,現在全球經濟擴張的速度一直遠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而且一直無法彌合巨大的就業及社會差距。這個議題涉及相當地社會及經濟風險,欲將失業及就業不足的問題拉回危機前的水準,像過去一樣是個艱鉅的任務。
ILO估計,未來5年的全球就業前景惡化,2014年底,全球有2.01億人口失業,比金融危機前多了3,100萬。2015年失業人預計增加300萬人,接下來4年還會增加800萬人。
全球就業缺口(金融危機開始後流失的工作數)目前有6,100萬。如果加入未來5年的新勞動人口,2019年以前要創造2.8億個工作才能接近危機造成的全球就業缺口。
發達國家青年受「過度教育」
報告提到,青年,尤其是女青年,持續受到失業不成比例的影響。2014年約有7,400萬的青年(15至24歲)在找工作。青年失業率幾乎是成年失業的3倍。青年失業問題惡化在所有地區都是普遍問題,而且即便教育水平改善,青年失業仍然在發生,從而加劇社會不滿。
ILO警告,如果在發達國家,「傷痕累累」世代的年輕工作者會面臨混合著高失業率、停滯及工作不穩定的局面,而在開發中國家,則會面臨持續的高度「工作貧窮」窘境。
另一項研究發現,青年「技能不匹配」的現象,在發達國家與低所得國家情況有很大差異。在發達國家中,不匹配通常是因過度教育(Over-education),係由於學歷過高,反而使這些高技術勞工在勞動市場中難以適得其所。而在低所得國家,未受充分教育的青年勞工才是問題所在,因這些勞工往往沒有選擇只能接受非正規經濟中的弱勢工作。
發達國家就業改善
失業的情況在發達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呈現出不同的特徵。發達國家如歐洲,就業情況正在好轉,然而仍然很困難。儘管不同國家間的差距很大,但普遍來說,一些發達國家的就業正在恢復。日本、美國及一些歐洲發達國家失業率下降,有時會降到危機前的水準。而在本來就失業率就很高的南歐國家,失業率降低得非常緩慢。
新興國家失業加劇
另一方面,一度成長高於全球平均的開發中國家,許多收入中等的經濟體,如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國、俄羅斯及許多阿拉伯國家,就業情況則正在惡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國家,儘管最近仍有不錯的經濟表現,就業況卻沒有大幅改善。多數這些國家的失業及非正規就業,預計在未來5年仍然會居高不下。
油價在2015年初持續大跌,如果跌勢持續,進口國家的就業可望改善,但是油價不太可能抵銷復甦脆弱及不平均的影響,對於石油出口國來說,就業情況會惡化。
收入成長停滯 不平等擴大
阻礙就業復甦原因之一是收入不平等持續擴大,拖累了全球經濟及就業復甦。從可以取得資料的國家來看,平均10%最富有的工作者賺取總收入的30~40%。相對地,最窮10%賺取的收入只占總收入的2%。
在一些發達國家,歷史上不平等的現象已經比開發中國家好得多,但在金融危機之後,收入不平等的情況則急劇惡化,在某些情況下,其不平等的程度接近開發中國家呈現的水準。在新興及開發中經濟體,整體來說不平等的情況在改善,但仍然很嚴重,而且改善的步伐顯著放慢。
改善就業的政策努力
儘管就業前景看似黯淡,還是可以從政策面改善,重點在於處理根本的缺陷。ILO建議,基本上,總需求及企業投資需要增加,包括透過精心設計的就業、收入、企業及社會政策。
此外,信貸體系統應重新定位,用於支持實質經濟,特別是小企業。歐元區的弱點需要靠信念解決;不平等加劇的情況則必須透過精心設計的勞動市場及稅收政策解決。社會持續脆弱的問題關係到就業復甦遲緩(特別是青年就業)、長期失業及退出勞動市場(特別是女性)。解決這個問題也有方法,透過實施具包容性的勞動市場改革,可以支持參與、改善工作品質及更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