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不當政策 改善畢業即失業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3月失業人數有43萬1千人,失業率高達3.72%,其中大學以上程度者失業率有4.71%,20~24歲年輕族群的失業率高達12.19%。103年全國受僱就業者有40.01%的月薪不到3萬元,20~24歲平均月薪僅2萬4,758元,全國平均年所得全面倒退到15年前的水準。
為了讓年輕人可以找到工作,並縮短青年的學用落差,行政院日前成立產學連結會報,同時擴大辦理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專班,促成產官學界共同培育人才,為青年學子開創願景。
錯誤的政策 拉高青年失業率
面對大專學校畢業生如此高的失業率,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指出,過去政府為了讓大學生畢業後馬上就業,做了很多錯誤的政策,例如:22K方案,這方式讓年輕人遭受企業的剝削;社會型、公部門甚至產業型替代役的出現,更是一定程度地拉低了基本薪資。
另一個就是建教合作政策,林佳和表示,過去政府打著年輕人可以提早進入企業學習,學生被迫或一定程度志願進入勞動市場,以被剝削的實習方式「學習」,這些都是典型的錯誤政策。
林佳和指出,台灣有這麼多靠爸族、靠媽族、媽寶這些問題,這並不是年輕人不曉得長大,而是社會結構面的問題。世界各國都有同樣的狀態,青年世代過得比上一代更差的問題,勞動是最核心的原因。
社會勞工分為3個區塊,林佳和分析,一個是整合區,這一族群過得很好,學歷高、工作很棒,每個人的前途一片光明;二是受傷害區,這些人看起來有工作,但隨時可能失去,工作幾年後,被迫回到學校,薪資不會有太大成長,工時很長,前途飄渺不定。
第三個區塊就是排除區,20~30歲就是大專畢業生這一區。林佳和說,這些畢業生只要失業超過一年,就很難再回到勞動市場,他們沒有工作機會也就沒有希望,更無法參與社會,變成憤怒、沒有希望的世代。
輔導學習及求職 改善青年失業
面對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的問題,政府應該要正視,學習各國的經驗。林佳和舉例,日本有工作卡(job card),可以協助沒有工作經驗及非典型就業者找到正職工作。新北市政府去年也推出初次尋職青年就業服務,提供多元就業輔導服務及最高2萬元津貼,這就是一個良好的政策。
林佳和也強調,政府應該要輔助學生學費,讓學生重視學習,而不是過早因為學費負擔而打工,荒廢學業;政府應該要修改法律或政策,讓企業願意僱用年輕人,而不是用剝削方式錄用。明年的大選,不管是總統或立委選舉,都要重視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