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消逝的文化 2 】糊 出歲月的溫度
鹿港傳統燈籠國寶大師 吳敦厚
燈籠,在電燈不普及的年代曾是為人引路的工具,台語音近「丁」,也讓燈籠多了「添丁生子」的吉祥意涵。然而從竹編、裱糊、書法、彩繪到美工,燈籠繁複的製作過程也讓這項傳統漸趨式微。身為鹿港地區的燈籠國寶大師,彎身坐在鮮豔亮麗的燈籠之中,吳敦厚的一綹白鬢更加引人注目。高齡九十的他,如今仍不輟的繪製著傳統手工燈籠,以雙手的溫度成就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燈籠。
自幼失聰的吳敦厚,在無聲中以彩筆勾勒萬千燈籠。婚喪喜慶、祠堂宮廟,他的作品陪伴人們走過生命不同階段。或許,在那個寂靜的世界中,七十年來,未曾停歇響著的是,一首又一首唱出眾生心緒的歌謠。
美濃李家油紙傘 李林秀娣
高雄美濃李家創立敬字亭紙傘廠,數十年來的好品質全因為對於傳承的堅持。學習傳統的製傘工法需要經過四道程序,糊紙、製傘骨、裝傘柄、上桐油,馬虎不得。而李林秀娣從六十歲開始學習繪製油紙傘,對於學習的熱情更未曾因年齡的增長而消逝。
在客家傳統習俗中,男孩會在成年時收到父親送的傘,女孩會在出閣時得到一對傘。因為紙傘打開後是個圓形,象徵圓滿,「傘」字中有四個「人」,更代表多子多孫。有人說「傘」諧音不吉利的「散」,但在老奶奶那雙彎月笑眼中,我們才明瞭,人若能以笑容面對生活,那麼看傘便不是「散」,而是「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