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經濟啥樣?經濟學人:酷似1990年代末期
2015年的全球經濟是什麼樣呢?政經雜誌《經濟學人》沒有搬出各種預測,反而將時間拉回到1990年代末期,並提出了借鑑之道。
〈過去式與未來式〉(Past and future tense)一文形容,1990年代末期和2015年前夕的全球經濟縮影高度相似:俄羅斯金融危機、油價下跌及強勢美元、新的矽谷淘金熱及復甦的美國經濟、虛弱的德國與日本、貨幣波動出現在從巴西到印尼的開發中國家、白宮中的民主黨四面楚歌……。
該文寫到,和現在一樣,美國在1990年代末期也位於數位革命的前鋒, 網路催生了美國的榮景,截至1999年,國民生產總值(GDP)一年成長逾4%,幾乎是富裕國家平均的2倍。失業率降到30年的低點,4%。外國投資湧入,提振美元及股價。標普500指數上升到薪資的30倍;科技股陷入瘋狂。
相對美國,其他國家則顯得慘淡:日本經濟1997年陷入通貨緊縮。德國是「歐洲病夫」,公司受制於僵化的勞動市場及其他昂貴成本。此外,已經提前暴漲的開發中國家陷入危機:從1997年至1999年,泰國到巴西的貨幣崩潰,外資出逃,最後證實付不出美元外債。
一枝獨秀的美國最後也陷入麻煩,高科技股泡沫於2000年初破裂,促使更大範圍的價格暴跌。企業投資,特別在科技上下滑、股價下跌、消費者減少。到了2001年初,美國及大多數的富裕國家陷入衰退,儘管是溫和衰退。
而這個時間點最大的不同是中國:「1999年跑龍套的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成比例地對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3個危險趨勢
當時3個趨勢危及世界經濟穩定,它們很可能在2015年重演。
一、美國與其他地區差距擴大。美國經濟加速,然而世界幾乎其他地方都在減緩。1990年代末期,美國副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警告,世界經濟靠「單引擎飛行」。《經濟學人》小組預估2015年美國經濟成長3%,日本及歐元區只有1.1%。中國的成長將降到7%左右。
美國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像在1990年晚期一樣,這樣的差距提供了部分擔保。「1999年之後,美國以其他時間沒有的速度創造就業,便宜的油價提振了消費支出,企業投資也提上來了」。負面的部分也像15年前,美元強勁、其他國家虛弱的時候,外銷受到打擊。另外,許多頁岩油生產商在油價下滑中破產。另一個英語系冠軍英國,可能被歐元區危機拖累重挫。
二、德國與日本2大富裕國前景黯淡。德國現在的成長衰退到1%,更深的憂患在於長期的投資不足、災難性的能源政策、以及政府過於迷戀其財政目標,以致於不敢開支,而且太害怕選民,以致於不去推動類似2003年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提出的結構改革。而日本則再度犯了1997年已經犯過的錯誤:過早提高消費稅,結果使其脫離停滯的計畫失敗。
三、風雨飄搖的開發中市場。15年前開發中國家的問題是「固定匯率」及「巨額外債」。現在這些問題因為債務降低、浮動匯率,多數政府建立儲備已經不存在了。然而,麻煩的癥兆正在浮現,特別是俄羅斯。此外,其他商品出口國看起來也風雨飄搖,特別是非洲。奈及利亞的石油部門約占總出口的95%、政府收入的75%。迦納已經跟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了。其他國家的危險在公司部門。許多巴西公司的美元負債累累。公司債違約爆發可能不會像1990年代的亞洲主權債務危機那麼引人注目,但會讓投資人緊張,並推升美元。
政治更顛簸的2015年
上述風險加在一起,可以預期2015年不會太平順。可以確定的是美元升值加上歐元區停滯,以及少數開發中國家的危機最後會促使美國經濟走下坡。在好的方面,股市不像1990年代一樣不堪一擊:標普500的價格/收益比還在正常範圍。另外,雖然多數的科技公司,如臉書、谷歌在投資上硬拚,但多數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而且現在全球金融體系槓桿化程度較低,不那麼容易相互傳染。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牽連美國避險公司的連鎖反應不太可能在今天重演。
但如果世界經濟真的摔跟頭,重新穩定起來會比1990年代末期困難,因為決策幾乎沒有迴旋的空間了。1999年,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政策利率約是5%,當經濟放緩的時候,降低利率有很大的空間。現在富裕國家的利率都接近零。
政壇可以預見比15年前更險峻。在1990年代末期,多數富裕國家享受著繁榮的果實:美國的平均薪資在1995至2000年期間增加了7.7%。相反地,2007年以來,美國的實質薪資下降,英國及歐元區多數國家也在下降。從投票數及選民願意投給抗議的政黨看來,所有富有國家的選民已經對他們的政府不耐煩。如果他們明年再受到擠壓,不滿會轉變為憤怒。或許2015年的經濟酷似1990年代末期,但政治可能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