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土壤逾三成劣化 危及地球生命
2013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此外,聯合國已指定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讓土壤議題獲得更多關注。專家也將倡議讓土壤議題進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人類文明起源自豐沃大地
「農業是延續人類生命的產業,而土壤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沒有土壤,就沒有農業。」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國珍表示,從歷史顯示,目前世界上眾多古文明的發源,都來自於沖積平原、河流流域,在這樣肥沃的土地上,豐富的糧食,人口聚積,使得文明逐步發展。但社會發展至今,人口不斷增加,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超過90億,自然資源持續被開發、消耗,土壤退化、流失、沙塵暴等包括氣候變遷在內的種種原因,使得可耕地面積越來越少,連帶影響食物產量、植物物種變化及動物遷徙。
生命三要素 土壤、水、空氣
土壤、水、空氣是構成生命的三要素,其中又以土壤最為複雜,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源,至少有1/4存在於土壤中,土壤除了供應潔淨水資源,在抵禦洪水、乾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是眾多動物的棲所、植物生長所需的介質及養分來源,更重要的是,生態系中的碳、氮、氧等眾多元素以及動植物所依賴的主要養分,都需要經過土壤進行完整的循環。
氣候的變化也與土壤息息相關,相同的枯枝落葉,若能以有機質的方式進入土壤中,由於有機質腐化速度慢,就等於把這些碳存在土裡,而不適當的土壤管理方法,就會使大量的碳被釋放到大氣中,導致全球暖化加劇;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表示,以歐洲土壤為例,每釋放出0.1%的碳,等同於每年1億輛車的全年排放量;自19世紀以來,土地利用更導致土壤中約60%的碳儲量和植被喪失。保護和管理富含有機碳的土壤成為當務之急。
土壤一旦被汙染 難以恢復
土壤如果受到汙染,不是簡單的過濾、化學處理就可以恢復,隨著社會活動發展,人類製造的汙染越來越多,土壤常默默地為人類承擔各種重金屬、農藥、過量肥料、化學藥劑等,全球土壤已有1/3因侵蝕、酸化、都市化、養分耗盡和化學汙染等因素而劣化,沒有土壤,地球上的生命無法延續;幾千年或幾萬年才生成的珍貴土壤,一旦遭受破壞,更非人類有限生命周期內可恢復,土壤舉足輕重,但卻也容易被忽視。
FAO在2011年發起「全球糧食安全及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土壤夥伴關係」活動,希望藉此提高公眾保護土壤的意識,並影響決策者行動,保護、改善有限的土壤資源,並遏制土地退化,從而確保我們的後代擁有充足的食物、水、能源。2013年,聯合國宣布每年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並指定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促進、推動各國為永續土壤管理採取切實行動。FAO官員表示,目前已進行相關計畫,包括全球土壤資訊系統等,希望藉由這樣的資訊系統,持續追蹤土壤資源的狀態和改善情況;也希望更多的計畫與活動,可以引發公眾對於土壤保育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