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癲癇症

腦電圖(wikipedia)
腦電圖(wikipedia)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癲癇,或稱為羊癇、羊癲瘋,是一組神經系統疾病,特點為癲癇抽搐發作,有時發作時間很短,短到病人自己都沒有察覺到,有時卻非常久,抽搐十分劇烈。癲癇常反覆發作,沒有特殊的誘因,至於有誘因導致抽搐發作的,通常都不被視為癲癇。

癲癇發生原因多不明

癲癇產生的原因,大部分不明,雖然有些人是因為腦部外傷、中風、腦腫瘤、藥物傷害與酒精濫用等因素導致癲癇。癲癇的直接原因是大腦皮層神經細胞不正常或過度的放電導致,診斷需要先排除其他病因與類似症狀,如暈厥(syncope),突然戒酒與取走電極片等問題。診斷需要大腦影像學檢查與抽血檢查,通常在腦波檢查(EEG)可發現蛛絲馬跡,但沒有線索也不代表沒有癲癇。

70%的癲癇病患,用藥物就可以控制住症狀,對於藥物效果不好的,可以考慮手術、神經刺激或是飲食控制。並非所有的癲癇病患症狀都是終生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漸漸好轉到不用藥物控制的。

全世界近乎1%的人口比率有癲癇,相當的高,但大部分發生在開發中國家,而且年齡越長,發生比率越高。

在已開發國家,癲癇病患幾乎集中在剛出生的嬰兒與老年人,在開發中國家則以小孩與年輕人較多。

最常見的癲癇發作型態是抽搐,大部分先是局部抽搐,有些則是全身抽搐,而有些病患發作時沒有抽搐,只是意識變差,通常時間也只有10秒左右。

發作前會有先兆症狀

癲癇抽搐發作前會有一些先兆症狀,如視覺、聽覺或是嗅覺異常、精神異常、自主神經異常或是動作異常。例如有些人發作前,某些肌肉抽動得很厲害,或是嘴唇一直抖動,或是一些怪異、不自主的動作跑出來。

癲癇對心理也會有相當不好的影響,如造成社會孤立、汙名化,或造成殘障,教育水平平均都比較低,失業率相對比較高,學習比較困難,對家庭也有許多負面影響。癲癇病患也容易有憂鬱、焦慮與偏頭痛的問題,小孩學習方面是注意力不集中,產生自閉症的比率也比較高。

如果癲癇1個小時內發作兩次以上,每次持續5分鐘以上,稱為癲癇重積狀態(Status epilepticus),特徵是癲癇一次又一次的長時間發作,而且兩次發作之間病人無法恢復意識,這種情形需要緊急送醫處理。◇

延伸閱讀
【醫案】打疫苗後
2015年04月13日 | 9年前
尿酸、癲癇、止痛藥 引過敏恐喪命
2014年10月01日 | 10年前
【醫案】患癲癇的比丘尼
2014年07月10日 | 10年前
【醫案】火車上癲癇發作
2014年06月26日 | 10年前
護癲癇少女上學 小狗榮登學生冊
2014年06月09日 | 10年前
癲癇鑑定標準高 立委批制度殺人
2013年12月20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