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方政府高利舉債 財政敲警鐘

中共17兆地方債的平均收益遠低於借貸成本,學者稱地方政府無法採用正常方式還債。(大紀元資料室)
中共17兆地方債的平均收益遠低於借貸成本,學者稱地方政府無法採用正常方式還債。(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方涵/報導】

5月24日北大教授和財政部官員的一場辯論,揭開了中共17兆(人民幣,以下同)地方債,從一開始就無力靠正常方式還債的可怕真相。

平均收益 遠低於借貸成本

日前,中共宣布10個省市可發行地方債(或稱市政債)。24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與中共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爭論,中國地方債是該由地方融資平台來償還或是由國債來償還時,披露地方政府用較高的市場利率借錢投入低回報率的市政工程,導致無力正常還債。

去年6月,包頭市推出總投資約200億的北梁區改造工程,東河區井坪小區廉租房是棚區改造居民安置區之一,由華宸信託為該小區建設籌資4,500萬的計畫書顯示,任何認購100萬元以上的投資人,每年可獲8%到10.5%的利息,但不保證能收回本金。

《第一財經日報》曾報導,在江浙一帶充斥著一些為地方政府尋找「投資」的經濟人,任何能拿出1千萬人民幣的個人和機構,可以購買年利率高達10%至12%的地方政府債券。很多香港人都參與了購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國曾舉例,如果公眾買到一支8%的理財產品,相關銀行會加3%處理費,特權機構會再吃3%利息,最終借貸人的資金成本就到了14%以上。

按此規則計算,很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借債年利率超過15%。另據中共官方統計數字顯示,2007至2011年間,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每年資產收益率僅3%至4%,不到借貸成本的1/4到1/5。

非正常還債手法 花樣百出

面對大搞政績而留下的巨額地方債,中共地方和中央官員想出各種辦法,把其轉嫁給民眾。

第一種是通過地方政府隱形設立的「某城建開發公司」向當地銀行強行借款,銀行把這筆難以償還的借款包裝成金融產品,賣給影子銀行(信託公司等),影子銀行再把其包裝成各種「理財產品」後,反過來委託銀行將其賣給民眾。若到期無法兌付,民眾只能自認倒霉。

第二種是通過中央政府的國債來給地方債兜底(全包,概括承受),而國債的最終還款,中央銀行可用發行貨幣的方式,悄然轉嫁給每一個民眾。

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院長高強指出,市政債是要向社會集資,政府有責任按時還款,否則會出現群體事件。

為避開地方政府信譽破產,姚洋提出,由國債代替地方債,向全國借錢,「大家都知道發債的錢是白來的,繼續下去中央控制不住,不如直接由中央發。」

中共去年財政赤字超過1兆,因此用國債還債,即靠通膨,讓老百姓手中貨幣貶值來還債。

第三種是通過掠奪民眾的土地,靠高價賣地還債。中共官方數據披露,目前地方財政的1/3到1/2是靠賣地支撐的。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披露,近年政府徵購與批租土地間所賺差價最低估計30兆。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地方政府,隨時低價徵收農地改商業用地高價出售,甚至派軍警、黑社會暴力搶奪農民土地原因,是地方政府極需賣地款維持運行。◇

延伸閱讀
美國資料疲弱 全球債市震盪
2015年05月17日 | 9年前
國家債台高築 每人揹負約24萬元
2015年05月07日 | 9年前
中共試圖掌控地方債 違約危機增
2015年03月01日 | 9年前
陸地方債大增或爆違約潮
2015年01月21日 | 9年前
陸國務院下重手 不救助地方債
2014年10月05日 | 10年前
地方債成謎 北京要求試編財報
2014年09月05日 | 10年前
預算審查延宕 公督盟: 改革國會
2014年09月03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