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陶冶人格

文/褚天安(高中教師)

多年前看過一部來自美國,在youtube倍受關注的影片《教育的未來你知道嗎?》(Did you know?),影片的確發人深省。反覆觀看後,我想到加拿大著名哲學家及教育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這本書。西方文明特色便是科技與商業文化,兩者發展的社會效果就是讓人越來越像個「東西」,也就是物化,尤其在媒體成為同步、及時的社會窗口時,現代人的視覺觀看模式及思維模式已悄然改變。

這段影片所強調的「轉變」正是西方文化中最核心的 「科技」,然而整個社會的「狀況」是否僅由科技一個變項決定?我想這是比例問題,科技絕非全部,事實上過度強調科技的效果正呼應了麥克魯漢的觀點科技的變遷不只改變人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改變思想與價值判斷型態,新媒體與新科技,使我們放大並延伸了自己。同時,他又以醫學比喻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社會的病徵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就如同現代醫學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忽略「生病本身的綜合徵狀」,真正遭到改變的乃是整個系統。為此,麥克魯漢認為,或許藝術可以強化人類被物化的免疫力」

看來,「藝術改善社會物化的最好答案雖然台灣教育界在這方面有所關注,例如高中課程新增的藝術生活科,但是始終給人「頭痛醫頭、頭腳痛醫腳」的感覺就像教育部推行有品運動,整個社會是否覺察、領悟這些行動的意義?這正是藝術教育的核心,我們必須思考的是藝術教育的內涵,而非僅是一堆人名或事件的記憶台灣當代社會越來越像西方社會那樣開始關注藝術品價格,將藝術當成投資標的之一,導致社會大眾風靡藝術市場的傳奇故事時,是否有助於藝術教育的實質推展 麥克魯漢認為藝術著重的是整體的省察能力,因為這樣才能增強對物化的免疫力,當社會太偏重藝術品的價格時,我們在藝術教育裡就應當平衡回來,換句話說,便是更強調藝術的社會性與公共性而非私有性我甚至認為教科書裡介紹的藝術作品不該有私人收藏品,而應該以公眾可以親眼見到的藝術品為主,否則教科書等於是物化結構的一子。◇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