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音急節十二遍 跳珠撼玉何鏗錚——隋唐「燕樂」
唐代的「大曲」是一種大型歌舞音樂形式,又叫「燕樂大曲」,演出時歌、舞、器樂並用,場面宏大,色彩繽紛,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宮廷音樂。白居易的「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詩句,描述「燕樂大曲」代表作《霓裳羽衣曲》的高潮段落,節奏快捷、曲調繁複,像珍珠在跳動,像玉石在震顫,聲音是何等的鏗鏘!
廣義的燕樂,如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說:「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是指漢族俗樂與外來(外國或外族)音樂的總稱。燕樂的狹義概念則專指唐「十部樂」的第一部,即張文收所作的燕樂。
燕樂中包括多種音樂形式,如聲樂、器樂、舞蹈、百戲等。其中歌舞音樂在隋唐燕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樂中具有突出的藝術成就。
宮廷音樂
周代已有所謂「燕樂」,為后妃在後宮內廷中所用,其歌詞俱在《詩經》的《周南》、《召南》中。漢代宮廷中也有「燕樂」,這些都是雅樂的一部分,性質與隋唐、宋代的燕樂不同。
從唐初到開元、天寶時期(西元618~755)的百餘年間,社會空前繁榮安定,形成兩漢以後最偉大的時代,文化藝術也發展到高峰。音樂藝術則以新的宮廷音樂「燕樂」為中心,向多方面發展。
由於這樣的演變,因此「燕樂」又稱為「宴樂」,泛指在宮廷宴會中所用的音樂。「燕樂」在隋唐時期最為興盛,而且風格多樣。其肇因始於商旅來往頻繁,邊疆各民族和中原的音調、樂器相互融匯而更昌明。
隋唐燕樂
宮廷燕樂中均以法曲為主,隋朝有《七部樂》、《九部樂》;唐朝有《九部樂》、《十部樂》。除法曲、教坊授曲以外,還有一些與宗教、文學相關的曲目,如《步虛曲》、《望仙門》、《瑤池宴》、《鳳凰台上憶吹簫》、《華胥引》、《金人捧露盤》、《鵲橋仙》等融入。
隋煬帝時,把大型的宮廷樂隊,按照所奏樂曲的來源,分為「九部樂」,包括:清樂(傳統音樂)、西涼(今甘肅)樂、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天竺(印度)樂、康國 (即康居,今新疆北部及中亞)樂、疏勒樂、安國(中亞細亞)樂、高麗樂、禮畢(最後所奏,一說即文康)樂。唐初改為「十部樂」。
唐高宗以後,燕樂之名益廣,盛唐時設有專門的樂舞機構,如太常寺、梨園、教坊等,謝阿蠻、李可及都是專業的樂工。
清樂或清商伎,保存了漢魏以來的傳統舊樂。其他以外國或外族名稱立名的樂部,隋有七部,唐有八部。他們所演奏的樂曲是根據外來音樂重新創作,並保存較多的外來音樂的面貌,仍冠以外國或外族之名。
唐玄宗時將「十部樂」改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兩部。坐部伎在室內坐奏,人數較少,樂器聲音較清細,樂師需要有較高的技藝。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數較多,樂器聲音較大,常是很喧鬧的合奏,有時還加入百戲(雜技)等,因此技藝上要求較坐部為低。
部中不合格的降入立部。立部不合格者降到雅樂隊去,此時雅樂之衰落可以想見。從九部樂、十部樂到坐、立二部樂隊組織的變遷和所演奏的樂曲變更,可以看出外來音樂被逐漸融合消化的過程。
唐朝的燕樂中,最突出最輝煌的是大曲,這是在樂府音樂和外來音樂的基礎上,經過樂師們的創造而發展起來的,綜合了歌唱、器樂和舞蹈的大規模的音樂,它完成於唐代的極盛時期(開元、天寶年間,西元713~755),集中的代表了燕樂的全部藝術成就。
燕樂樂器
燕樂中占主要地位的樂器是琵琶、箜篌、篳篥、笙、笛、羯鼓、方響等,樂器製造業很興盛,長安有製造及修理樂器手工工場的集中地帶。從史籍和敦煌的大量唐代樂舞壁畫中,可以看到燕樂使用樂器的情況。唐代所用樂器有三百餘種。
教坊和別教院會集了許多著名的歌唱家和演奏家。最著名的羯鼓演奏家黃匡綽,古籍中多有關於他的故事。唐南卓《羯鼓錄》一書,記載了羯鼓的演奏技術、演奏家和鼓曲。
琵琶的演奏方法由撥彈過渡為手彈,名手輩出,如段善本、康崑崙、曹剛等。篳篥名手尉遲青,吹笛名家李謨,歌唱家李龜年、許和子等。 教坊的樂工不僅在宮廷中演奏,有時到貴族家中獻藝,年老樂工則在宮外以傳習歌舞為業,使燕樂得以廣泛傳播。──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