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中國人認同正體字 學者:統一字形大勢所趨

據《新浪網》調查,近八成中國人認同正體字為中華文化精髓。圖為今年「第9屆漢字文化節」,民眾不分老少,揮毫寫下新年願望。(中央社)
據《新浪網》調查,近八成中國人認同正體字為中華文化精髓。圖為今年「第9屆漢字文化節」,民眾不分老少,揮毫寫下新年願望。(中央社)

文/李怡君

總統馬英九近日提出「正體漢字(中國稱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說法後,中國大陸《新浪網》就此展開網路調查,結果有79%的中國民眾認同此說法。學者指出,「簡體字根本無法取代正體字。統一字形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已是大勢所趨。」 

馬總統除與民眾一同大筆揮毫,也呼籲國人莫為招攬觀光客而輕易使用簡字,應讓大陸客體會正體字之美。(中央社)
馬總統除與民眾一同大筆揮毫,也呼籲國人莫為招攬觀光客而輕易使用簡字,應讓大陸客體會正體字之美。(中央社)

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內涵的漢字(正體字)在台灣沿用至今。總統馬英九在元旦出席「第9屆漢字文化節」活動時表示,正體漢字不但具有藝術美感,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與政治立場無關。 

他表示,儘管全世界使用正體漢字的人數只有4千多萬人,遠低於使用簡化字的13億人,但正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國人千萬不能為了招攬觀光客而輕易使用簡體字,應善盡文化傳承義務,讓大陸客人「體會正體漢字之美」;此外,常用的中文漢字不超過8千餘字,而簡化漢字約有2,200多字,其中整體改變的漢字約482字,因此許多陸客來台,「沒有聽過有任何一個人看不懂正體漢字」。

新浪網就「(總統)馬英九稱正體字是中華文化精髓,你怎麼看?」展開網路調查。截止1月5日上午7時,已有近4.6萬人參與投票,其中79%的民眾認同這一說法;持「反對」和「無所謂」觀點的投票者分別為11.2%和9.8%。

中共歪曲傳統文化 1956年大改漢字 

正體漢字發源於中國,但中共竊國後,1956年將漢字進行了簡化,1964年頒布《簡化字總表》,共收2,274個簡化字及14個簡化偏旁,其中很多字來自草書楷化和文獻中的俗字與筆畫簡單的異體字、古字、假借字,其他字則來自當代人的創造。

據新唐人電視台報導,大陸古漢語學者焦國標指出,「中共在短短十幾年,大規模地把漢字幾乎都變了,簡化得不成樣子,最後弄得是成為一種混亂,你說雞蛋那個蛋搞成元旦那個旦,它沒有意義了。」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客座教授章天亮指出,漢字簡化後很多的詞彙,已將過去原始的正統涵義給變異了,「比如偉大,這是一個很好的詞,但是他不斷地用偉大來歌頌共產黨;還有和諧,過去孔子講,君子和而不同,就是在構成天地間的和諧等,現在的和諧變成被抓起來不讓人說話。」

大陸學者王一豐在〈「無神論」是毀滅民族文化的毒藥〉一文中細數中共對中華傳統文化肆意歪曲、偷換內涵的種種技倆。文章指,傳統文化在中共統治這幾十年中摧毀殆盡:焚書、毀經、書禁、改簡體字,是讓人們永遠忘掉、不再接觸到中國的真實歷史與文化,而改簡體字是徹底割斷人們與傳統文化的聯絡,讓人們再也讀不懂過去的書。

文章指出,因中共對傳統文化的扼殺、剷除、變異、扭曲和長期洗腦,人們已無法了解真實的傳統文化。

同音異義字太多 簡體無法取代正體字

不過,台灣文字研究者、《預言中的今天》主編張福章指出,中共執政以來,用簡體字取代正體字,甚至想用拼音代替中國的漢字,最終目的是破壞傳統文化深厚的精神內涵,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但中共後來發覺做不到,因漢字中同音異義的字太多。在推廣漢字的過程中,人們也發現簡體字根本無法取代正體字。統一字形並走回到正體字上去,這是大勢所趨。◇

延伸閱讀
德媒:中國人活躍德國房市
2015年03月29日 | 9年前
陸配:原來中華文化這麼棒
2015年03月18日 | 9年前
另類國民外交 台灣服務深植人心
2015年03月03日 | 9年前
泰中華會館 盼繁中教育持續
2015年02月2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