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深海魚致汞中毒 重創漁民生計
韓媒汙衊台灣鯛,讓漁民忿忿不平!近日又傳出有幼童常吃深海魚,導致汞中毒事件,造成大家不敢吃魚,很多魚價格都腰斬一半以上,嚴重影響漁民生計。
宜蘭縣議會5日上午縣長林聰賢進行施政報告,縣議員輪流作簡單的質詢,大部分都圍繞在最近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針對深海魚致汞中毒個案,漁民出身的縣議員林棋山則希望縣府能出面澄清,他認為這影響漁民生計太大了。
縣議員陳金麟表示,因一則媒體的報導,吃多了深海魚而汞中毒的個案,造成大家不敢吃魚,讓魚價慘跌,旗魚的價格從500元跌落至250元,這已經嚴重影響到食物鏈、供應鏈及產銷鏈。
深海魚一般是指在200公尺以下深海捕捉的魚類,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鯊魚、旗魚、鮪魚、大西洋鱈魚等,4種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因為這些深海魚生物放大作用的影響,較易累積金屬,造成汞含量偏高,不宜多吃。
南方澳的漁獲有70%是深海漁,而深海魚有很多種,到底是從哪裡抓的魚、哪一種魚含汞?林棋山認為,這些要說清楚,現在鯊魚翅價格從一斤930元慘跌至270元,飛虎魚從130元跌落至53元,很多魚價格都腰斬一半以上,這叫漁民怎麼生活?
食安問題產生連鎖反應,宜蘭縣長林聰賢建議中央能加強漁民健檢,監控血液含汞量是否偏高,也建議環保局對海水進行監測,並指導漁民做生產履歷標章。他承諾會做好把關,檢驗、消費充分揭露,恢復消費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