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劑防禦戰 如何突破食品危機?

消費者在飲食習慣上應調整,平時在家自己多烹煮,並少吃加工的罐頭和精緻食品。(Fotolia)
消費者在飲食習慣上應調整,平時在家自己多烹煮,並少吃加工的罐頭和精緻食品。(Fotolia)

文/黃美儀

最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針對中國食品發出40項進口警報,以避免有毒食品流入美國。台灣數種澱粉產品被檢驗出含有害物質,新馬兩地當局下令多種台灣食品下架。

全球各地區似乎陷入一場緊張的食品添加劑防禦戰之中。含有害物質的食品層出不窮,面對著餐桌上各種食品,大家可能都會擔心,現在的食物有多少是安全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目前食品添加物被氾濫使用?

現代人的口腹之慾惹危機 

中國湖南省質監局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總工程師楊代明曾說,近年來添加劑的使用越來越多,跟消費者追求新鮮口味有關。創造新口味的最好辦法,就是加上添加劑。據中國媒體報導,一支藍莓酸奶味雪糕可含多達19種的食品添加劑,一包速食麵中的添加劑最多可達25種。

採用自然農法,師承日本農業界大師吉村嘉夫(Yoshio Yoshimura)的馬來西亞農耕業者謝志忠對大紀元表示,「現在消費者對食品要求色澤鮮豔、外表美觀、香味和口感十足,商家要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盈利,就會把良心放一邊,採用各種方式使食品的色、香、味更讓人垂涎欲滴。」

「同行競爭,為使盈利最大化,就會選擇成本較低的工業用添加劑。」

更嚴重的是,不法商人為牟取暴利,竟回收反覆使用的炸油、霉米、病死豬等毒物,經過道道工序,再回到餐桌上成為食品。

食品安全?消費者須加強判斷力

如何察覺食品有問題?謝志忠說:「當麵包買回家後,放了一個星期還很新鮮好吃,這時你就必須想想,是否加了過多的防腐劑;麵條如果太Q太爽口,那也要自己思考一下,麵條是否有問題。若發現食品問題,要勇於向業者表達,或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那些看起來色澤鮮豔、聞起來香氣撲鼻、吃起來爽口軟嫩的食材和食品,消費者自己應該要多加思考判斷,這些色、香、味是食品的天然屬性,還是經過加工的成果。

謝志忠說,消費者在飲食習慣上應該調整,平時在家自己多烹煮,並少吃加工的罐頭和精緻食品,多購買天然種植和養殖的食材。

東南亞糧食安全和公平貿易委員會(Southeast Asian Council for Food Security and Fair Trade, SEACON)的執行董事安妮.密汀(Dr Anni Mitin)建議消費者應了解食物的來源,在哪裡生產、加工,如何加工等。這些資訊也應該在標籤上註明,消費者才能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否符合安全和健康標準。

自家花園「有機栽種」 脫離毒害

有機食品餐館業者黃繼賢說,在自己家的花園栽種一些蔬菜瓜果,是脫離目前食品添加劑危機的最佳方式。以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來看,要做到這一點恐怕不易,但是提高消費者在這方面的意識很重要。

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環境科技和發展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CETDEM)有機農場協調員陳秀鑾在2007年開始,便在八打靈市一所住宅內開辦了有機農場社區中心。他們向民眾宣傳一個概念:在自己的家裡就可以開闢一個自供自足的有機農場。自供自足的食材,加上傳統的烹飪方法,就可確保每天都吃得健康。在自己的園圃裡勞作,也可以讓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葡萄王清查藥品 10款主動下架
2015年05月17日 | 9年前
日輸台食品雙證明 5月15生效
2015年04月16日 | 9年前
核災食品代碼 進口改中文標示
2015年03月30日 | 9年前
抽驗兒童食品 5件標示不符
2015年03月30日 | 9年前
13家進口商涉案 333品項未染輻射
2015年03月26日 | 9年前
癌友吃保健食品 3成5欲增免疫力
2015年03月25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