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當年對中共治港擔憂成真

因不滿中共干政,使法治及經濟受到影響,有港人上街遊行,高舉當年的港英大旗,公開宣稱:「我們懷念九七前的一切!」(網路圖片)
因不滿中共干政,使法治及經濟受到影響,有港人上街遊行,高舉當年的港英大旗,公開宣稱:「我們懷念九七前的一切!」(網路圖片)

⊙周曉輝

4月8日,英國素有「鐵娘子」之稱的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去世,她與邱吉爾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傑出的兩位首相。

根據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若干條約,香港和九龍半島南部地區在19世紀被割讓給了英國,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二百多個島嶼則被租借給英國99年。二戰期間,日本曾占領香港。

二戰結束後,英國宣布對香港恢復主權,因中華民國忙於與中共交戰,無暇向英國交涉主權。1949年中共建政後,為換取英國的承認,亦無意收回主權。之後,香港在英國政府的治理下,發展迅速,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上個世紀70年代初,英國政府曾多次要求向中共政府延續新界租約,其後亦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仍保留治權,但均被中共政府拒絕。

1982年9月,柴契爾夫人親赴北京,與鄧小平商討香港前途問題。鄧明確表示中國必須擁有全香港的主權,新界租約不會再續。此外,鄧還藉由香港船王包玉剛向柴契爾夫人傳達其以港人當香港首長、法律制度不變、自由港和港元地位繼續等構想。

然而,一向反共的柴契爾夫人並不相信鄧小平之言。她在香港會見港府要員和商界代表時表示,中共領導人「他們口裡講法治等概念,但他們不理解或接受這些並非來自國家授權的基本人權。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運行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但他們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

然而,在中共一再堅持下,英國政府同意將香港歸還中國。在雙方1984年的聯合聲明中,北京承諾將確保香港繼續奉行資本主義制度,不牴觸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內原有生活方式不變,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其他事務享有「高度自治」權。

1997年香港正式回歸。不過,香港回歸近16年來,香港無論從政治、司法、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退步,民眾對港府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下滑。這無疑驗證了柴契爾夫人的判斷,即根本不懂法治和人權的中共是治理不好香港的。

2012年,香港回歸15年之際,香港大學主持的一項民調顯示,年滿18歲的香港人對特區政府信任的比率是35%,不信任的比率是32%;對內地政府信任的為32%,不信任的有37%,跌至回歸以來的谷底;對「一國兩制」持正面態度的港人,也從3個月前的55%,下降到6月分的51%。

50年還未到,香港就深受中共的影響和滲透,中共的承諾顯然不能當真,而柴契爾夫人早就看得明白,那就是中共領導人口口聲聲講法治,但他們根本「不理解或接受這些並非來自國家授權的基本人權」。這也是他們迫不及待想將香港政治化的根源。

更讓人憂慮的是,香港的法治和經濟根基都在動搖。法治和司法獨立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是香港以往成功的基石和根本保障,但回歸後備受中共衝擊和動搖。除了中央釋法、拒絕直選,中共還表示要改組香港終審法院,稱終審法院法官應全數由中國公民出任。這些罔顧基本法、違背「一國兩制」承諾的例子自然讓中共在國際上蒙羞。

而在經濟方面,中共干預更是日見增多。2012年10月的香港《爭鳴》雜誌有文章指出,不僅電力、煤氣、電視、貨櫃碼頭、航空,都是政府立法支持的壟斷經營,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土地房屋亦被高度壟斷操控,官商勾結,使香港的樓價與鋪租攀升到全球最貴前列,使營商環境日益惡化,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從未有過的艱難境地,也使廣大基層市民漸無立錐之地。

如此政策導致貧富懸殊加劇,形成大富愈富,中產不保,貧者愈貧。以至於有港人上街遊行,高舉當年的港英大旗,公開宣稱:「我們懷念1997前的一切,舉香港旗,是要說給政府知道,以前一切都好過現在!」

毫無疑問,香港在中共治下各方面倒退是不爭的事實,而柴契爾夫人當年基於對共產國家的了解對香港所做的判斷早已成真。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不僅在於港人的覺悟和反抗,更在於中國民眾都能够認清中共的邪惡,使中國早日走上自由、民主、法治之路。◇

 

延伸閱讀
巴黎「鐵娘子」要整容了
2011年10月17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