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募巨頭中金資本爆雷 學者揭金融七步收割

有大陸學者發文稱,近十年所有金融爆雷都不是意外,而是有精心設計的「七步」收割模式。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Hector Retamal/AFP)
有大陸學者發文稱,近十年所有金融爆雷都不是意外,而是有精心設計的「七步」收割模式。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Hector Retamal/AFP)

【記者蔡睦月/綜合報導】

中國私募巨頭中金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金資本)傳出爆雷,牽涉資金高達人民幣(下同)5,600億元(約新台幣2.47兆元),既多名元老級人物遭調查後,現任董事長單俊葆也已失聯。有大陸學者發文稱,近十年所有金融爆雷都不是意外,而是有精心設計的「七步收割」模式。評論認為,中國金融亂象的背後是中共監管失職和嚴重的官商勾結。

中金公司素有「貴族投行」之稱,被指是朱鎔基和王岐山等中共權貴的利益地盤,公司管理層有很多是權貴子女。今年8月,中金資本前董事長丁瑋因涉嫌在基金運作中轉移利益,遭監察機構帶走。隨後,公司營運管理委員會委員安垣、原總裁肖楓也相繼被查,牽涉資金5,600億元,據傳涉及政府部門、國有企業人員及其親屬所從事的行業和領域。

單俊葆至今已失聯近一個月,電話不接,微信及簡訊亦無人回應。知情人士稱,單俊葆已經被官方帶走。這一連串事件意味著,中金資本創建初期的核心管理班底幾乎已全數落馬。針對上述報導,中金資本並未做出具體回應,但該公司官網「核心團隊」名單,已沒有單俊葆的名字。

1995年,朱鎔基任副中共總理期間,擔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王岐山和摩根士丹利合作,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投資銀行,即中金公司,並兼任董事長。朱鎔基之子朱雲2004年出任中金公司執行長,2014年10月辭去總裁及執行長職務。

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示意圖。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示意圖。(Hector Retamal/AFP)

金融騙局套路模式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18日在微博上發文表示,「中金爆雷了,金融爆雷案是有先兆的。」他表示,近十年來所有「金融爆雷」事件都不是意外,而是一場場精心設計的收割模式。這些騙局的套路驚人一致,如同流水線作業一般運作,金融機構「七步收割」模式如下:

1.「造神運動」;爆雷前三年,找一個履歷光鮮的人來當公司門面,監管部門的人、海歸精英或有頭有臉的富二代,為機構增添可信度。

2. 鋪天蓋地的造勢宣傳:爆雷前兩年砸錢贊助高端論壇、在央視投廣告,或在金融界租下最貴辦公大樓整層等,即使營銷費用是利潤的三倍也在所不惜。

3. 畫餅充飢:對投資者大講國家戰略、獨家資源及「保本高收益」。

4. 殺手收割:爆雷前一年,開始強制公司員工認購自家的金融產品,甚至迫使他們動員親友購買以完成業績。

5. 瘋狂吸金:爆雷前6個月,突然大幅提高收益率,可能飆到15%或更高,目的是吸引更多投資人上鉤。

6. 斷臂求生:爆雷前3個月,以系統升級、優化結構等理由,限制投資人贖回,實際上錢已經被挪用轉移。

7. 金蟬脫殼:爆雷前一個月,公司高層紛紛開始「生病」、「出差」或「因個人原因離職」,公司開始裁員。

楊帆警告說,目前至少還有8家機構正在重複這些套路,其中有的公司已經走到第四步,甚至第五步。他提醒投資人,看到以下3個危險的訊號「立刻就跑」:1. 你發現某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突然暴漲;2. 老闆開始天天炫耀豪車豪宅;3. 員工在悄悄轉讓手中持股。他說,這些都是機構接近爆雷、老闆在準備跑路的跡象。

楊帆透露,在過去十年已爆雷的47家金融機構中,其中有31名負責人至今仍逍遙法外,12人已在海外生活,8人改名換姓重新開公司,11個下落不明。此外,還有7名曾因爆雷而身敗名裂的老闆,又開始運作新的公司。

除了中金外,這些年來,中國很多資產管理公司不時傳出爆雷,其中海銀財富、中植集團、華融、中航信託、四川信託、平安信託等都涉及巨額資金,無數投資者投訴無門、血本無歸。◇

延伸閱讀
中共駭客攻擊俄科技業者
2025年11月23日 | 2天前
輝達砸10億設立台灣子公司
2025年11月21日 | 3天前
中國多省工程停擺 工資拖延
2025年11月21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