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診所納評鑑 公會憂行政負擔壓垮基層
近年許多醫師未經完整2年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就投入醫美臨床工作,引發安全疑慮。衛福部為此預告修法草案,醫師公會全聯會24日提出三大強烈主張:反對將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要求合理過渡與配套,並呼籲衛福部加強事前協商。
衛福部14日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草案,要求提供醫美服務的醫師須經過2年PGY訓練,並對服務內容風險採分級管理,擬要求高風險醫美手術院所參與評鑑。
醫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陳相國提出三項主張。首先,「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他認為現今醫美市場多元,若一律比照醫院評鑑,行政負擔將壓垮基層。他建議,應回歸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並加強落實稽查量能、手術資訊揭露、併發症通報與轉診網絡,而非新增高成本評鑑制度。
其次,公會支持分級管理與基本臨床訓練(PGY),但必須有合理過渡與配套。陳相國表示,對於已在醫美領域執業的醫師,必須有明確的資格延續機制,避免「溯及既往」衝擊與人力斷層,並建議「強化教育優於科別排除」。他強調,衛福部修法應基於信賴保護原則,給予完善配套,才能讓事情圓滿解決。
第三,陳相國提到這次修法草案公布得非常突然,全聯會事前未接到溝通訊息,因此強烈建議衛福部要與醫界相關團體充分溝通後再推行。他認為,政府本次修法立意良好,但醫美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健保制度及整體醫療環境,政府應重新檢討健保定位與支付架構,才能真正改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