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災區重建 藍委籲留住原鄉人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入關鍵階段,國民黨立委林倩綺表示,災後突顯原鄉長期存在部落災防資訊落差、社福量能不足,以及族語災防宣導不全等三大問題,建議政府應推出族語版本的警戒簡訊,並呼籲工程會與原民會、考選部等部門合作,建立「原鄉工程人才培育基地」,使原民青年能在當地服務。
林倩綺強調,中央不能只在災後短期動員,而應建立長期人力與資源支持機制,並盤點安置空間、強化災前防備;同時,也呼籲原民會,建立跨縣市「災時社福支援人力池」,並在特別預算中明列「原鄉社福量能強化方案」,以確保族人在災後得到持續的陪伴與照顧。
這次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暴露出水利治理的根本問題,她建議政府在規劃疏浚與治理方案時,應召開「國際水利專家諮詢會」,諮詢當地部落耆老在地經驗與傳統知識,以確保治理方式兼顧專業與文化脈絡。
關於防災,由於在地有許多長者聽不懂中文警報、收不到簡訊,林倩綺建議政府應與消防署、氣象署協作,推出族語版本的警戒簡訊與災時廣播,並讓文化健康站與部落議會成為災防傳播前哨站。
同時,她也呼籲工程會,應與原民會、教育部、考選部共同建立「原鄉工程人才培育基地」,推動東部設立相關學程與公費培訓制度,讓原住民青年能在地學習、在地服務,並研議「原鄉工程加給」制度,提升留任誘因。
卓榮泰盼特別預算早日通過
立法院18日上午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中央政府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卓榮泰表示,經統整機關經費需求後,歲出共編列新台幣270億元,懇請朝野立委全力支持,早日通過特別預算案,使復原重建項目能盡速推動。
立法院於10月31日三讀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行政院依據特別條例編列完成本特別預算案,並於11月13日送請立法院審議。卓榮泰說,本次災情嚴重,依照現行《災害防救法》,辦理災後復原所需的經費已有所不足,行政院為了擴大資源投入,原提出總經費增加250億元辦理追加特別預算,經過朝野協商,所需經費上限提升為300億元。
行政院因應鳳凰颱風導致鳳林、萬榮等地災損情形,經統整相關機關經費需求後,除預留後續額度30億元,暫未納編外,依特別條例編製完成此特別預算案,歲出共編列270億元,實施期程至2027年3月31日止,馬太鞍溪堰塞湖整治後續處理等部分項目辦理至2030年底。
其中,經濟部編列91億元、交通部編列44億元、農業部編列43億元、環境部編列42億元、內政部編列28億元、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列5億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列1億元、衛福部編列1億元,另編列預備金15億元,所需財源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
卓榮泰表示,懇請朝野立委全力支持,早日通過本特別預算案,使政府各項復原重建項目能夠盡速推動,全力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