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後的小生命 陳明忠的手機微距攝影

金黃色斑紋的蝴蝶停在紅花上,細細吸取花蜜,動作輕柔。(陳明忠提供)
金黃色斑紋的蝴蝶停在紅花上,細細吸取花蜜,動作輕柔。(陳明忠提供)

【記者廖儷芬/花蓮報導】

這一兩年,花蓮人像在考驗裡生活。地震、颱風、光復偃塞湖湧入村落的泥水、萬榮山谷裡突如其來的土石流,一次接著一次,讓人心裡也像被挖空。天氣終於放晴那天,陳明忠拿起他那支舊型號手機,走向田邊與山腳,用最簡單的方式重新觸碰世界。
他說沒有別的,就是想「看看外面是不是還好」。沒帶其他器材,也沒刻意尋景,就只是彎著腰、蹲著,靠近那些在風雨裡努力活著的小生命。

多肉葉片由綠轉紅,邊緣漸層分明,像一片片天然調色盤。多肉葉片由綠轉紅,邊緣漸層分明,像一片片天然調色盤。(陳明忠提供)
翅膀像畫過線稿般清晰,透光的紋路在陽光下更顯獨特。翅膀像畫過線稿般清晰,透光的紋路在陽光下更顯獨特。(陳明忠提供)
細長的身體、輕巧的姿勢,在枝條上停著,像在觀察四周的變化。細長的身體、輕巧的姿勢,在枝條上停著,像在觀察四周的變化。(陳明忠提供)

不起眼的昆蟲 最實在的力量
第一隻映入眼簾的是葉片上的紅黑小甲蟲。雨後的葉面還亮著水光,小甲蟲的殼像被擦過一層油一樣滑亮。它慢慢往前爬,腳步很輕,但方向穩穩的。陳明忠看著它說:「它比我們還淡定。」
接著,是一隻掛在蕨葉下的粉蝶。光從背後打過來,翅脈透著細緻的紋路,像是被時間刻在薄翼上。牠靜著不動,好像也在享受久違的陽光。這樣的畫面,不是壯闊,卻讓人心裡鬆一口氣,原來生命還在照自己的節奏走。

雨後的葉片還帶著亮光,小甲蟲慢慢往前爬,殼色鮮明,像在向陽光報到。雨後的葉片還帶著亮光,小甲蟲慢慢往前爬,殼色鮮明,像在向陽光報到。(陳明忠提供)
粉蝶掛在捲曲的蕨葉下方休息,逆光照出翅脈,安靜又柔和。粉蝶掛在捲曲的蕨葉下方休息,逆光照出翅脈,安靜又柔和。(陳明忠提供)

花朵之間的小訪客
紫花裡,一隻深色細長的甲蟲在花心穿梭。黃與紫的撞色,本來就搶眼,但鏡頭裡的它,更像是把整朵花撐起來的小舞者。
還有一隻翅膀透明、眼睛帶著金屬綠光的小型蠅類,落在金黃的花蕊上。牠的身形輕,看起來脆弱,但每一個細節都明亮、有層次。陳明忠說:「牠們都沒有抱怨,雨過了就繼續忙。」一句簡單話,卻像在講花蓮人的日子。

深色細長的甲蟲在紫花花心穿梭,黃色花蕊在鏡頭裡顯得特別熱鬧。深色細長的甲蟲在紫花花心穿梭,黃色花蕊在鏡頭裡顯得特別熱鬧。(陳明忠提供)
金黃的花心裡,一隻蜜蜂埋頭採粉,翅脈透明細緻,整朵花都亮了起來。金黃的花心裡,一隻蜜蜂埋頭採粉,翅脈透明細緻,整朵花都亮了起來。(陳明忠提供)

微距鏡頭裡的堅韌
不只色彩鮮豔的昆蟲,那些沉著色調的,也讓人停下腳步。木頭上停著的褐色蛾,翅膀張得開開的,邊緣破損,看起來像歷經風雨。但牠不急著飛,只安穩地貼在木紋上,彷彿在等太陽把牠烘乾。

褐色蛾攤開翅,伏在老木頭上,斑點與木紋交錯出低調的靜美。褐色蛾攤開翅,伏在老木頭上,斑點與木紋交錯出低調的靜美。(陳明忠提供)
橘色頭胸與金屬藍綠的背甲形成強烈對比,是雨後最亮眼的一角。橘色頭胸與金屬藍綠的背甲形成強烈對比,是雨後最亮眼的一角。(陳明忠提供)
陽光從葉片縫隙灑下,照亮停在底下的黃蝶,翅脈清楚,像在喘口氣。陽光從葉片縫隙灑下,照亮停在底下的黃蝶,翅脈清楚,像在喘口氣。(陳明忠提供)

手機,是他手中最誠實的創作工具
因為一些緣故,他目前已無法使用專業相機長距離拍攝。「手機能拍就拍,不強求。」他笑著說。只是這些照片放上網後,總是有人以為他用了什麼高階鏡頭,結果聽到是舊手機,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他不追求「驚天動地」的作品,只想把眼前的生命拍好。「看見就記錄,手機夠不夠好不重要。」他常說這句話。

一群細小的白色菇在樹下冒出,傘面有細緻紋路,像森林裡微小的屋頂。一群細小的白色菇在樹下冒出,傘面有細緻紋路,像森林裡微小的屋頂。(陳明忠提供)
清晨的花蓮,出現迷人的藍。清晨的花蓮,出現迷人的藍。(陳明忠提供)
長滿細刺的仙人掌頂端,冒出一朵亮黃的小花,花莖細卻挺直。長滿細刺的仙人掌頂端,冒出一朵亮黃的小花,花莖細卻挺直。(陳明忠提供)

在困難裡 看見生命自己往外生長
這些小昆蟲的世界很小,小到一片葉子就是舞台,一根草就足夠歇息。但陳明忠透過手機,提醒我們:生命的力量不在大小,而在於「願不願意繼續」。
花蓮的山河動過、哭過,受傷過。但在風雨間的縫隙裡,這些小生命依然撐著、爬著、振著翅。
他的照片沒有要安慰誰,也不想刻意放大什麼意義,只是靜靜地呈現,「它們還在,我們也還在。」

斷枝上聚著一群黑白花紋的小型蝴蝶,翅膀不停振動,氣氛安靜卻充滿活力。斷枝上聚著一群黑白花紋的小型蝴蝶,翅膀不停振動,氣氛安靜卻充滿活力。(陳明忠提供)
偽裝得像葉子一樣的天蠶蛾趴在樹葉上,陽光一照,紋路清楚又立體。偽裝得像葉子一樣的天蠶蛾趴在樹葉上,陽光一照,紋路清楚又立體。(陳明忠提供)

光照到哪裡 生命就從哪裡長回來
陽光重新落下的那天,陳明忠拍到的不是昆蟲,而是我們每個人正在努力的樣子:跌倒、淋濕、驚魂未定,但仍然願意再往前一步。
災後的花蓮依舊在修復,但他的鏡頭告訴我們:「生活還是會動起來,小生命也會教我們重新站穩。」
這些作品不華麗、不刻意,卻真實、有呼吸感。那就是他用舊手機拍出的力量,也是花蓮人的力量。

淡黃花剛綻放,花瓣薄而透光淡黃花剛綻放,花瓣薄而透光(陳明忠提供)
七星潭的藍海。七星潭的藍海。(陳明忠提供)




延伸閱讀
【生活的正念覺察】鏟子超人
2025年10月29日 | 17天前
七星潭的秋天晨光 花蓮依然美麗
2025年10月15日 | 1個月前
秋日台灣東岸 康明義的光影之路
2025年10月09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