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日連環施壓 高市早苗支持度反大增
中共近期加大施壓日本力道,先發後布旅遊警示、留學預警、海警船擾釣魚台、黃海軍演等。專家表示,中共反應巨大,是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表態極其敏感,等於阻斷中共「不流血拿下台灣」的戰略布局,中共原想藉此打擊日本,沒想到卻大幅拉抬高市首相的支持度。
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國會提到,若「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有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中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個別具體情況。
此言論引發中共激烈回應,中共外交部14日深夜發布通知,提醒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中共教育部15日也發布留學預警,稱在日中國公民的安全風險上升。
中共海警16日還派出4艘船隻,其中2艘配備機砲,編隊在釣魚台領海內巡航,聲稱依法開展維權巡航活動。中共還宣布17至19日在黃海中部海域進行實彈射擊。《解放軍報》也揚言,高市早苗涉台挑釁言論猶如「玩火」,日方若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
日本或改變「戰略模糊」立場
退役少將、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表示,中共這次接連升高對日本打擊力道,最關鍵是因為高市首相軍事介入台海的表態,對中共是極為敏感、甚至是「置之死地」的挑戰。不同於前首相安倍晉三整體仍維持「戰略模糊」立場,高市早苗在競選期間就明確宣示要與台灣建立「準安全同盟」關係;上任後又強調要加速提升國防預算至GDP(國內生產毛額)的2%。
余宗基表示,日本若真啟動軍事介入,等於日本先前提出把印太區域整合成「單一戰區」構想已具體成形,可以說是亞洲版「小北約」雛形。中共最希望的是周邊國家一貫在「一個中國」議題上保持模糊,它對台灣軍事施壓、心理戰、統戰就能有效發揮。
中共「非戰爭」奪台企圖受挫
「中共原本自信自己能透過『非戰爭手段』收攏台灣,包括選舉操弄、統戰、施壓等,但日本如今的強硬立場,等於阻斷中共希望靠統戰『不流血拿下台灣』企圖」,余宗基表示,如今日本不但改變戰略模糊的立場,甚至主動把自己定位成「可能代替美國執行部分安全承諾」的行為者,等於破壞了中共多年孤立台灣的戰略布局。
余宗基表示,高市早苗如今在日本國內支持度非常高,接近七成;在年輕族群間甚至高達93.6%。高市只要保持這樣的民意基礎,明年1月可以提前解散國會、順利鞏固國會絕對多數,那她的對中政策只會比現在更強硬。中共打算在高市首相立足未穩之際,盡可能的圖迫使她後退。
中共強硬或加速日本國防正常化
不過余宗基也強調,中共若認為透過軍演、恐嚇手段,就能讓高市首相退縮,恐怕是嚴重誤判,因為高市首相是從政立場一路堅定的人,本來就是安倍晉三最重要政治傳人之一。他研判,高市首相不但不會退縮,反而會更快推進將日本自衛隊轉型為「國防軍」、調整「非核三原則」、甚至比照韓國引進美國「核保護傘」等政策。只要中共越強硬,就會加速日本國防正常化。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說,中共逐步升高打壓日本,更像是一種「膝蓋式反應」。只要碰到台灣議題,中共就會制式化強硬回擊。
分析:根本目的是對內宣傳
沈明室表示,中共調門雖然拉得很高,但所有動作都屬「聲勢大、效果小」。根本目的還是對內宣傳、為了爭面子,而非真的想恐嚇高市首相。中共就是要「鬥而不破」,鬥給國內看,但不會鬥到真的跟日本爆發衝突。
他表示,當前中共政局動盪,包括四中全會後內部不穩、美中關係走向緩和,以及中共高層權力角力,根本不允許讓中日關係走到勢不兩立的地步。中共這次黃海實彈演習就是明顯例子,包括演習地點、射擊區域都選在中國沿岸附近,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威脅,目的就是表態「我有回應」,但同時也不能玩到失控。
中共採拖延戰術 等下台階
至於這種狀態會維持多久?沈明室研判,中共會先採取拖延戰術,拖到國內情緒冷卻、找到下台階為止。以過去禁止日本核食品為例,拖好久後,最後還是默默開放日本食品進口。他表示,這次中共可能採同樣手法,等過一段時間後,再把這次捅出馬蜂窩、揚言「斬首」日相的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以各種名義調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