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鑄造最後五枚一美分 結束該硬幣生產史
美國財政部司庫畢治(Brandon Beach)週三(11月12日)參觀了費城鑄幣廠,出席鑄造最後五枚一美分(Penny,或稱便士)硬幣的儀式,由此結束了美國232年的一美分硬幣生產史。
一美分硬幣最早由政府於1793年發行。自1909年以來,由鋅和銅製成的硬幣正面一直印有總統林肯的頭像。
美國總統川普2月表示,他已下令財政部停止「浪費金錢」的鑄幣,此舉一度導致加油站、快餐連鎖店和大型超市調整價格,並將現金交易四捨五入。
財政部表示,生產成本提高及快速變化的消費者習慣和科技,使得生產一美分硬幣「在經濟上不再可行」,且沒有必要。
財政部指出,製造一美分硬幣的成本為3.69美分,而十年前的成本為1.42美分,暫停生產一美分硬幣預計每年可為美國鑄幣局節省約5,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6億元)。
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馬蒂(Gabriel Mathy)說,「看到一美分硬幣消失令人難過,但考慮到成本上漲,這是不可避免的。」
拍賣版和收藏版
美國鑄幣局官員表示,流通用的一美分硬幣已於數月前停產,但為了在12月拍賣,又生產了一定數量的一美分硬幣,上面刻有希臘字母的最後一個字母「Ω」(Omega),作為最後一批的標記。
費城鑄幣廠總監庫茲納(Robert Kurzna)表示,週三鑄造的五枚一美分硬幣是最後一批用於拍賣的硬幣,這些硬幣理論上可以流通,與光澤更亮、製作工藝不同的收藏版硬幣不同。
美國鑄幣局代理局長麥克納利(Kristie McNally)表示,首枚和最後一枚待拍賣的硬幣預計售價約10萬美元,所有收益將用於鑄幣局的營運,剩餘款項將全部上繳美國財政部。鑄幣局一位官員表示,他們計畫發行一些黃金版一美分硬幣。
美國與加拿大、澳洲、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一樣,正逐步淘汰面值最低的硬幣,現金交易將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五美分,但電子支付則保留1美分。2024財政年度,一美分硬幣占美國鑄幣局流通硬幣總產量56.1億枚的57%,即32億枚。
支持使用一美分硬幣的人認為,它有助於降低消費價格,並為慈善機構提供收入來源。然而,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種硬幣已經成為負擔。
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上個月表示,今年一美分硬幣流通速度變慢,造成供應短缺。該協會鼓勵消費者將家中、車內和零錢罐中的零錢,帶到硬幣兌換處,以解決硬幣不足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