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籲落實台灣之盾 推全民防衛教育

北社11月11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國防部應定期公開台灣之盾整合進度與互通成果。(記者宋碧龍/攝影)
北社11月11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國防部應定期公開台灣之盾整合進度與互通成果。(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上個月在國慶演說中提到打造「台灣之盾(T-Dome)」。對此,北社11月11日和專家學者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國防部應定期公開整合進度與互通成果,並由行政院統籌,推動跨部會民防教育平台,強化由台灣自主研發、生產,並能應用於國防、民生領域的科技。

台灣北社社長羅浚晅表示,台灣之盾不只是防空系統,還是全民啟蒙運動,讓每位台灣人都能理解安全的真正意義並認識威脅,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民主最堅實的守護者,從武器到心理防線真正的台灣之盾,核心不是火藥,而是人心。

台灣之盾的價值在於強化軍事防衛跟民主韌性的戰略基石,開南大學副校長陳文甲表示,其戰略價值不只是強化防空火網,而是全民防衛、民主韌性,從國際角度來看,台灣之盾也強化台灣作為印太民主樞紐的地位,透過國防自助與日本、美國等先進國家合作。

談到如何落實,陳文甲說,首先軍事跟科技要精進;其次是社會、教育、公民防衛,從校園、社區、企業、公民等層面同步提升;第三則是制度跟動員層面,政府應建立橫向整合與快速協作機制,把中央跟地方、政府跟民間、軍警消跟社區串聯,打造可即時動員、持續運作的全社會防衛韌性。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則透過影片說明,台灣之盾目的是整合台灣的飛彈系統,以及是否可與外國進行戰術資料鏈的分享等,這是下一步要思考的方向。

林穎佑表示,對美國來說,我國雷達的偵搜能力有地緣戰略的優勢,這些資料可否分享給他國?若管道暢通,外國也同意分享即時情資給我國,當我國遭受攻擊時,相關武器是否能接收盟國提供的情報,讓我國進行反擊,這是台灣之盾可以連結外國的作用。◇

延伸閱讀
蕭美琴演說成功 府揭4大意義
2025年11月10日 | 2天前
短網址潛藏陷阱 恐隱匿釣魚網站
2025年11月10日 | 2天前
川普提關稅分紅 每人6萬
2025年11月10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