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會議主管逾半? 工會籲修法防堵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高教工會)10日提出質疑,認為大學的校務會議代表席次,有65%為主管,使校務會議淪為主管會議,呼籲教育部修改《大學法》,限制「教師代表」排除「兼任學術或行政主管」,應等比例納入「編制外教職員」代表,支持增加學生代表比例,確保校務會議,成為校園民主審議機制,真正為基層教職員及學生發聲。

高教工會10日舉行記者會,質疑校務會議代表席次有六成五都是主管職,認為無法充分代表基層教職員,並提出工會的修法版本,希望澈底防堵此一漏洞。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現行《大學法》賦予大學內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等權利,也規範「教師代表」數不得低於2分之1,然而,當前公私立大學的校務會議經常淪為「一言堂、行政團隊的橡皮圖章」逐漸喪失原本制度設計的機能。

林柏儀表示,探究關鍵原因,是校務會議的代表未能充分代表基層教職員及學生,反而讓行政團隊得以輕鬆掌控,甚至席次過半。

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例目前為10分之1,不少學生團體訴求提高學生代表比例,高教工會也支持學生訴求且認為,如無法在「教師代表」中限制排除具行政與學術主管職務者,將可能更普遍出現行政主管透過「混充教師代表」方式成為校務會議代表,嚴重侵蝕非主管的基層教師擔任教師代表的空間。

高教工會文化大學分部召集人翟敬宜表示,編制外教師及職員,至今仍無法有校務會議代表的選舉及被選舉權,權益受漠視,更違反校園民主的精神,呼籲修改《大學法》,確保校務會議之教師代表,是由校內全體含專任、兼任,以及編制內、編制外之教師選舉產生,使代表具有民主正當性。◇

延伸閱讀
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宣布退役
2025年11月09日 | 3天前
基隆-石垣島航線拚年底開航
2025年11月09日 | 3天前
關懷台灣獨老族 明年普查不排富
2025年11月09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