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黃金新稅制 衝擊中港珠寶股

中共財政部發布新規,取消了對部分零售商長期享有的黃金退稅優惠。示意圖。(記者余鋼/攝影)
中共財政部發布新規,取消了對部分零售商長期享有的黃金退稅優惠。示意圖。(記者余鋼/攝影)

【記者孫芸、方曉、許家琳/綜合報導】

中共財政部、稅務總局1日聯合發布「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指出,透過非交易所管道購買的黃金,價格將包含增值稅,導致購買黃金的成本上升,引發了資本市場劇烈反應,金價回落,中港股市珠寶股重挫,中國黃金交易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根據公告,在2027年底前,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且未發生實物交割者,賣出方可免徵增值稅。若發生實物交割,則需依黃金用途區分投資性與非投資性分別課稅。

對於非投資性用途的黃金,交易所將免徵增值稅,但須按實際成交價格向買方開具普通發票。若買方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按發票金額及6%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政策實施前,個人在交易所交易黃金一直享受免增值稅優惠。但在金店或銀行櫃檯等零售管道購買黃金時,價格中實際已包含了賣方所繳納的增值稅。新政實施後,通過非交易所管道購買的黃金,其價格中已含增值稅,稅負相對較高。個人轉讓黃金的所得仍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20%個人所得稅。

彭博社報導,這引發市場擔憂需求下滑,重挫香港與中國珠寶股。11月3日開盤,A股零售黃金品牌股價集體下挫,截至收盤,潮宏基當日跌幅為9.9%,周大生、老鳳祥均跌超3%。港股黃金珠寶板塊則全面下挫,周大福(Chow Tai Fook)盤中暴跌12%、周生生(Chow Sang Sang)下跌逾8%、老鋪黃金(Laopu Gold)重挫逾9%。

花旗分析師估算,北京黃金稅收政策的突然調整,會將珠寶商黃金採購的增值稅抵扣率從13%降至6%,此舉可能使黃金採購成本實質上升約7%,若企業無法完全轉嫁成本,零售價格保持不變,恐令龍頭企業老鋪黃金、周大福於2026財年的淨利潤分別縮水15%及26%。

金店調漲黃金售價

彭博社報導,3日現貨黃金價格一度下跌1%,隨後收復大部分跌幅。此外,花旗分析師馮天瑜Tiffany Feng對彭博社表示,「全產業可能被迫調漲售價,以轉嫁稅負壓力」。實際上,各品牌足金克價普遍上調。

《華夏時報》11月3日報導,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老鳳祥等品牌足金克價出現上漲,每克普遍上漲6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其中,菜百首飾價格上漲最多,每克上漲了70元。

在天雅珠寶城,11月3日的指導金價為每克1,066元,較當日大盤價(每克924元)高出142元。一位銷售人員表示,「每克包含70元的稅」。一位「深圳水貝」銷售人員表示,受新政影響,各市場金價均有所上調,現在公布的都是稅後價,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中包含了稅費在內。「水貝」為黃金銷售中批發式零售的代名詞,「深圳水貝」是中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之一。

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中國消費者一直對黃金有興趣,作為避險資產和文化投資的載體。中共對黃金加徵增值稅有可能對國內需求產生暫時抑制效果,尤其是抑制價格敏感型買家,但長遠來看,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吸引力預計仍將保持強勁。

《華夏時報》報導,黃金稅收新政下,「大盤價的黃金」將成為歷史。據報導,天雅珠寶城的一位銷售人員說,受漲價影響,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別看今年來購金的消費者不少,但店家普遍都不想出貨了。

黃金回收商也變得更為謹慎。有回收門市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擔心後續會受到稅收新政影響,成本上漲,因此暫停回收,「什麼時候恢復還得再等看看。」目前還未暫停回收黃金的門店工作人員也表示,「幾十克的(回收)還行,幾斤的那種已經不敢收了。」

摩根士丹利表示,北京政策變動將牽動產業鏈上下游格局,新規將迫使中小型零售商改變採購模式,轉向直接從交易所購金以降低稅負壓力,這可能加速行業整合,但利好具規模優勢的上市龍頭。◇

延伸閱讀
美推動駐韓美軍「戰略轉型」
2025年11月03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