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調 來源指向未落實蒸煮廚餘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3日公布疫調結果表示,截至目前僅發生在台中市梧棲區案例場,推論病毒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但無擴散跡象。
日前因台中市府提交的疫調報告內容仍有未竟之處,中央決議組成專家團隊進行疫調,3日公布最新疫調結果。對於該案場非洲豬瘟來源,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中央疫調小組經2.5天調查,最終總結,目前全國除台中梧棲場外,沒有其他案場,根據現有資料進行分析,排除人、車、豬等可能感染源,目前推測病毒來源是未落實蒸煮的廚餘。
杜文珍也說,另查到梧棲清潔隊民生廚餘,也不只提供給該案場,另有提供廚餘給養豬場C,該養豬場C飼養規模達千頭豬,多以廚餘餵養,但C場都有按時上傳蒸煮資料,也都確實蒸煮廚餘,經多次檢驗都是陰性。經過調查,案例場不只使用台中梧棲清潔隊的廚餘,周遭鄰居因知道案場使用廚餘養豬,因此會將廚餘放到該場門口,飼主除使用鄰居家廚餘外,也會將自家廚餘作為餵豬的食物來源。
杜文珍表示,若該案場有確實蒸煮廚餘,應會使用燃料,但經調查,該案場去年只叫了3桶瓦斯,今年最後一次購買瓦斯,是4月叫了2桶各20公升的瓦斯,而在隨國軍進場清消後,也發現案場仍有這2桶瓦斯。木材燃燒也能作為蒸煮方式,但國軍清消時,現場也沒有燃燒柴薪的痕跡或木材燃料,讓該廠是否落實蒸煮,打上很大的問號;經後續檢測發現,該案場廚餘車踏板遭檢出陽性,另發現廚餘餵飼的豬隻死亡率高達39.3%,反觀吃飼料的豬欄死亡率為2.5%等數據推斷,該廠未落實廚餘蒸煮。
中興大學副校長張照勤解釋,本次疫調出發點是把案場有可能引入及傳出非洲豬瘟病毒的因子加以盤點,逐項排除,本次是由場內餵食廚餘的肉豬開始發生,後續才傳到吃飼料的仔豬及種豬,餵食廚餘與餵食飼料的豬隻死亡率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因此顯示未經蒸煮廚餘風險最高。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廚餘是飼料來源,從這次案例來看,落實蒸煮是沒問題的,因此一定要有嚴格機制。未來就算要禁止廚餘,也不可能馬上說禁止就禁止,會給養豬戶一些時間,另會同步考慮後續廚餘處理是否能完善,未來會與環境部討論後再另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