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設狩獵生態共管協會 頒129狩獵證

【記者張雲清/綜合報導】

推原民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林保署花蓮分署委託野聲生態陪伴推動成立「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頒發129張狩獵證,象徵邁向山林共管新階段。

據中央社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日發布訊息表示,委託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陪伴推動,1日舉行「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成立大會暨首批狩獵證授證儀式」,共有143名會員與代理人出席,正式頒發129張狩獵證,象徵卓溪鄉推動以『自主管理、獵人自治、生態永續』的山林共管模式。

卓溪鄉位於中央山脈中段,全鄉6村共17個部落,約95%為原住民族人口,主要為布農族,另有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狩獵是地方文化重要組成,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知識、倫理與信仰的體現。

近年台灣黑熊活動範圍擴張,與人接觸頻率提升,也突顯建立「部落參與、共管、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以兼顧人與野生動物安全。

目前參與協會的部落共涵蓋15個部落,成員以布農族與賽德克族為主;協會由9個獵人小組組長、副組長及代表共40人發起,並選出理事、監事,理事會特別設置「各村當然理事」制度,確保各村聲音與意見均能納入決策,體現跨部落共管精神。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成立大會中並通過「卓溪鄉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公約」,以獵人自治為核心,明訂禁止獵捕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如台灣黑熊、熊鷹等,重視狩獵安全與生命尊重,並要求持證獵人於每次狩獵後如實登錄狩獵量紀錄,讓山林資源管理更具透明與責任。◇

延伸閱讀
尋訪血藤未果 春日卻滿懷芳香
2025年03月31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