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入學檢定 學生、家長知多少?
SAT考試(學術能力評估測驗)堪稱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入學檢定,可以把它想像成臺灣升大學時要考的學測、指考。它評估學生在閱讀、寫作和數學上的表現,並要求他們在邏輯思維、批判閱讀和數據分析上具備足夠的能力。
SAT準備時間有限,何時要開始衝刺,怎麼讀書才能效率最大化?這絕對是準備SAT的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Candice先生根據多年SAT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高效備考策略,並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最佳準備時程規劃,幫助備考SAT的學生們發揮出最佳的實力與潛力。
一、SAT如何影響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的機會?多高的分數才算是好的
隨著疫情後,許多學校逐漸恢復對SAT分數的重視,特別是對申請獎學金的學生來說,SAT成績的重要性無法忽視。
SAT主要分成兩個考試科目:閱讀與寫作(Reading and Writing)和數學(Math)
1. 閱讀與寫作(Reading and Writing)
SAT的閱讀與寫作主要是為了判斷孩子在處理長篇文章、批判性思維和詞彙判讀上的能力。題目範圍廣泛,包含天文、地理、人文等多樣主題。因此,孩子在備考時應該多接觸不同類型的文章,練習自己不熟悉的題型。
2. 數學(Math)
SAT數學分成兩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22題,總計44題,考試時間為70分鐘。SAT考試中的數學可以使用計算機,這對於擅長計算的亞洲學生來說是一大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數學題目往往涉及較多的專業詞彙,亞洲學生常常數學會算,但輸在無法完整理解數學應用題而寫錯,所以Candice先生會建議,多加熟悉數學單字和長難句,以免因為看不懂題目而失分。
SAT分數要考幾分才夠?
SAT總分為1,600分,其中數學與語文各占800分。針對亞洲學生,Candice會建議數學分數拿到750分以上,這樣可以允許在語文部分的答題有更大的錯誤容忍度。
根據不同的學校標準,如果學生是想申請美國名校,SAT理想目標分數應該達到1,400至1,500分以上,才會有較高的申請成功率。
預先了解SAT每年度的考試日期,提早做好準備,規畫自己的讀書進度,才能贏在起跑點上。
二、開始準備SAT的最佳時間與規劃:不同年級的學生該如何調整準備時程?
關於SAT的準備,不同年級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規劃方向,下方是Candice根據過往教學經驗的建議:
9~10年級:打好課業基礎期
如果孩子是9年級開始準備SAT,通常表示他的成績可能還有提升的空間,想要提早補強。這個時候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同時顧好學校課業與SAT基礎準備,因為GPA(學業成績平均點數)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規劃一部分的學習時間專注在學校課業和作業,另一部分則開始準備PSAT(初步學術評估測試)。
PSAT大約從8、9年級開始每年都有考試,它算是SAT的簡化版,能讓學生熟悉SAT題型,因此應該先準備,考好PSAT,為正式的SAT考試做鋪墊。在這個時間點,一半的時間應該放在學校課業上,另一半時間可以開始接觸SAT。
同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參與課外活動,看看對哪些活動有興趣,盡量讓暑假和寒假不要過於空閒,多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或應對競賽,讓這些經歷更加充實,為未來的申請增加亮點。
到了10年級,整體規劃和9年級類似,這個年級仍然算是準備期,重點是打好基礎,不需要太早衝刺考試,但可以開始慢慢累積SAT相關的學習內容。
11~12年級:關鍵考試期
11年級是SAT準備最關鍵的時期,這時候有些學生會開始正式考SAT,因為SAT大部分的申請時間是在12年級上學期的9月開始,一直到12月、1月都是申請季,所以在這之前,必須準備好SAT成績,因此有些學生會從11年級開始報考SAT,甚至會參加多次考試來提升分數。
SAT一年大約有五次考試機會,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規劃考試時間,讓他們在11年級上學期先嘗試考試,並根據考出的成績來調整學習計畫,接下來一路考到12年級的9月、10月,甚至12月,確保成績達到目標大學申請標準。
11年級基本上是SAT考試最頻繁的一年,如果等到12年級才開始準備SAT,可能會來不及,因為大部分好的學校在9月就開始提交申請,最晚應該在12月初的考試前完成所有準備。
如果孩子的申請目標是澳洲的學校,時間可能還能稍微往後延,但美國的學校通常在1月就會結束申請。因此家長應該提前幫助孩子規劃SAT的準備時程,確保一切順利完成。
三、如何為SAT考試制定高效的學習計畫,並減少拖延狀況?
許多學生和家長會事先立下SAT目標:「我要讓SAT突破1,400分!」、「希望孩子能進入理想的大學!」但光有立下目標是不夠的,堅持才是關鍵,否則過了幾天,很可能又回到拖延和焦慮的循環中。
所以今天,Candice先生想提供一些在心理學上實證過的方法,幫助孩子們能更好的達成讀書計畫不拖延,幫助他們把SAT的「目標」真正轉化為「好成績」。
◎ 設定明確可執行的目標
讓我們想像這兩種SAT目標:
1.「我要讓孩子SAT考高分。」
2.「我要讓孩子在6月SAT考試中,分數提高到1,400分,並透過規劃每週的念書時間與模擬考測驗來完成。」
家長們猜猜看,哪一種目標更容易實現?
當然是第二種!因為它符合「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研究顯示,越具體、越有挑戰性的目標,越能激發學習動力。
所以,家長可以從現在開始,幫孩子設定清楚的SAT目標,不只是「考高分」,而是確定考試時間、具體提升的分數區間,並安排執行方式,這樣才能確保孩子有清晰的方向。
小步驟建立學習習慣,減少拖延!
家長是否曾遇過這種情況?
孩子計劃今天要讀3小時SAT,結果滑了很久手機,然後覺得太累不想讀了,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這其實是因為「行動阻力」太高,讓學生無法順利跨出第一步。
如同幾年前紅到爆炸的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提到的,先把自己的第一步執行設為超簡單,簡單到覺得也太簡單了的地步。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讓「開始學習」變得更簡單,例如:
先設定一個極簡的起步:「先做5題SAT數學,再決定是否繼續」
降低心理負擔:「只要先讀10分鐘SAT閱讀,不要求一次讀完整章節」
而當你起步後,後續的心理抗拒便會降低許多,有點類似國中理化學到的,物體的靜摩擦力很大,但當物體只要動起來後,則與地面摩擦力便會減低許多所以先給自己小小目標,讓自己動起來吧!
設定固定的學習時間與地點,降低思考成本。
家長有沒有發現,有時孩子說:「等我有空再準備SAT」,通常最後就是「沒有時間讀SAT」?
這就是心理學家Peter Gollwitzer提出的「實施意圖」理論(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他發現:如果提前決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進行學習,執行機率會極大的提高。
所以家長可以這樣指導孩子,這樣安排讀書計畫:
- 設定具體時間:「每週一、三、五晚上7~9點,專心寫SAT數學題目。」
- 設定固定地點:「每週六下午,到圖書館專心練習SAT閱讀測驗。」
- 預先安排備用方案:「如果家裡太吵,就換到咖啡店或圖書館複習。」
這樣,孩子不需要每天想「什麼時候該讀SAT」,而是已經有固定規律,減少決策疲勞,把精力真正放在學習上。
就像賈伯斯每天穿一樣的衣服,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決策,把大腦專注力留給更重要的事情。家長可以透過類似方式,幫孩子養成穩定的學習習慣,避免拖延。
五、如何調適備考壓力?家長該如何支持孩子?
每個孩子面對壓力的反應不同,有些自我要求極高,認為自己一定要考SAT高分,給自己極大壓力;有些則比較散漫,對成績不太在意。壓力適度有助於學習,但過大時反而容易導致考試失常。
例如Candice先生有一位11年級的學生,他對自己要求是SAT1,500分以上,因此每天給自己許多作業,寒假主動要求一週補習三次,非常的認真。
他的態度雖然值得肯定,但過度的壓力,卻可能成為影響發揮的關鍵因素。
考場上最影響學生考試表現的,往往不是考試技巧問題,而是壓力導致的失常。當壓力過大時,大腦容易進入「戰或逃」模式,使得學生在考試時變得焦慮、無法冷靜思考,甚至出現「腦袋一片空白」的情況。因此,適時放鬆,調適心態,反而能讓孩子發揮得更好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適壓力?
1. 避免過度施壓
如果孩子已經很努力,卻因壓力影響表現,家長的態度就十分重要。當孩子上次拿第一名,但這次變成第二名時,家長如果選擇責備:「為什麼不是第一名?」這只會讓孩子壓力更大,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相反的,家長應該學會反向操作,給孩子鼓勵。
可以嘗試這樣說:「這次雖然是第二名,但已經表現很好了,看看哪裡不小心粗心,下一次再努力就好,我們今天出門吃飯放鬆一下。」
這種方式能幫助孩子在壓力下找到調適的空間,讓他們知道自己被理解。
2. 適當的休息與放鬆
孩子的壓力來源,除了來自學校與考試,更多時候來自於長期的心理緊繃狀態。如果每天的行程都被學習填滿,沒有喘息的機會,長期下來會導致注意力下降、情緒焦躁,甚至影響記憶與學習效率。
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時間管理,例如:
晚上讀書不要讀太晚,確保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因為充足的休息才能提高學習吸收效率。假日選擇一天休息,去戶外散心,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大腦短暫放鬆後再回到高強度的學習模式。
適當的休息,並不會讓孩子變懶,而是讓他們在長期的SAT備考中走得更遠。
3.規劃合理的讀書計畫,減低焦慮
許多學生壓力大,是因為他們設定的學習計畫過於理想,導致當自己無法完成時,便產生強烈的焦慮感。例如計畫每天讀5小時,但某天因為學校活動或身體疲勞沒完成,就開始自責,甚至影響後續的學習動力。
SAT是一個範圍廣、但難度不算特別高的考試,它的考察內容涵蓋整個高中的基礎知識,類似台灣的學測或指考。面對這種範圍大的考試,最忌諱的是最後才開始衝刺,因為這只會讓壓力暴增。
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規劃出一個穩定、長期的學習計畫,避免過度壓縮學習時間,導致焦慮與恐慌。
——轉載自「Candice先生留學家教團隊」https://candiceclas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