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老年人 自殺事件頻發
10月29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年節」或「敬老節」。但在中國農村,很多老人因生存困難、「老無所依」等原因自殺率越來越高,甚至在部分地區農村老人自殺開始被視為正常。
重陽節當天,一名湖北網友發影片稱,其母親走了,房間落滿灰塵,院子長了青苔,「姑媽昨天也喝藥走了,農藥叫助壯素。年紀大的都想走這條路,這似乎是農村老人的宿命」。
另一個湖北網友也表示,「我們村裡大部分老人都是喝藥走的,他們認為這是常態。」該網友還列舉一連串服毒自殺的老人,「我奶奶、我表弟爺爺、對門的奶奶、斜對門的奶奶、鄰居的爺爺…他們很多都是這樣走的。」
在評論區裡,不少網友也紛紛講述了自己農村老家老人的情況,「老家鄰居一個老人,兒女六、七個,老伴走後,自己骨折後想不開,擔心拖累孩子,自己半走半爬到村南邊500公尺的池塘溺亡!」、「我媽媽的嬸嬸八十多歲,能吃能睡,身體沒病,自己簡單的洗衣啥的都沒問題,也是自己吃藥走的,好像農村老人活得太老,後人就不太喜歡。不像城裡老人有收入。」、「我的爺爺也是喝農藥走的,老人家有肺癆,咳得受不了,不願意拖累子女,那時候家裡條件都不好,從來沒去過大醫院,也很恐懼醫院!爺爺是最偏愛我的,從小看我,給我零花錢,可是我還沒長大就走了!」、「哎,我們村裡有個活到86歲的老人家也是喝藥走的。」
從網友的所在地來看,這種現象出現在湖北、貴州、河南、山東、湖南、江蘇等地,反映出中國農村老人晚年淒涼的現實。網友感慨,「這就是牛馬最後的路。」
生存困難成自殺主因
2014年,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燕舞帶領團隊,歷時6年走訪了湖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貴州等11省的40多個村莊,發表了一份〈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報告。研究顯示,中國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已經嚴重到觸目驚心的地步」,從1990年開始,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率大幅上升,並保持在高位。經統計,各村去世的老人中自殺的比率高得驚人,「至少30%,還是保守估計」。農村老年人自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難,然後是疾病纏身、缺乏親情、子女不孝。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3.1億人,占總人口的22.0%。而在農村自殺的老年人中,有六成多集中在70歲以上年齡段。◇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助非弱者。安心專線: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