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結合資本市場 中企署:讓新創成長起飛
金管會、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共同推動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21日正式啟動。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企署)署長李冠志表示,政府將持續串聯政策與資本市場力量,協助新創與中小企業接軌國際,讓創新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成長引擎。
李冠志指出,台灣新創募資規模已突破新台幣1千億元,政府設定的下一階段目標更具企圖心,將挑戰1,500億元。他說,從經濟與產業發展角度出發,政府不僅要鼓勵創新,更希望將研發成果與技術能量商業化,轉化為具體應用與市場價值。
他表示,近年政府持續建構更完整的生態系,從鼓勵創新、培育事業、資金挹注到市場媒合,形成更具多元性與可持續性的系統。台灣在自動化與數位科技領域具有優勢,這是各產業創新的共同基礎。
李冠志指出,目前全台具有創新能量的新創企業約有九千多家,主要集中在能源、生醫健康與綠色永續等領域。這些新創企業的創新力與市場潛力,已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肯定,包括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際展會都有台灣團隊脫穎而出。
他進一步說明,推動新創企業發展的關鍵包括4個面向:第一是建構生態系平台,讓資源與服務更完整;第二是聚焦政策與產業需求,把資源集中於半導體、資通訊等策略性產業;第三是強化資本市場支持,協助企業建立透明治理制度;第四是深化跨境合作,以「新創國家隊」概念協助潛力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輔導中小企業加速數位轉型
針對中小企業投資方案,李冠志指出,中企署自2007年起推動投資計畫,規模持續成長,新方案導入企業創投與加速器機制,結合政府輔導與資金挹注,推動產業聯盟,協助中小企業提升能見度,並提前接軌資本市場規範。
面對人工智慧(AI)與數位轉型趨勢,李冠志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大部分中小企業不若新創公司具備明確的創新方向,因此政府會從需求出發,協助企業辨識合適的數位工具與AI應用,讓科技導入更有實用價值。他說,導入數位科技可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率,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轉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