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致邑以專輯《Traveler》揚帆國際 青年作曲家跨文化的飛躍
來自台灣雲林、現為 樂耕農室內樂團藝術總監的青年作曲家兼演奏家 蕭致邑,以其最新專輯《Traveler》在今年的 「全球音樂獎Global Music Awards 」中榮獲三項銀獎,獲獎類別包括:世界音樂(World Music)、作曲/作曲家(Composition/Composer)、創意與原創性(Creativity/Originality)。
這不僅標示他在國際音樂場域的認可,也代表一條從傳統音樂教育出身、至跨文化創作的成長軌跡。
從二胡・傳統樂器出發
蕭致邑起初專攻傳統二胡演奏,並在學期間取得中胡獨奏全國第一名的佳績 。後來,他進入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接受更完整的音樂理論與民族音樂訓練 。在學欄中,他不僅精進傳統器樂,還投入南北管、世界民族音樂學習,展現跨傳統類型的廣泛興趣 。
後來,他赴美至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NIU) 的世界音樂(World Music)碩士課程深造,成為該領域的國際視野研究者之一 。在美學期間,他兼顧演奏、創作、以及世界音樂社群組織的經驗,逐步走向自身創作的發展。
跨文化對話中的「第三空間」
在《Traveler》這張專輯中,蕭致邑邀請來自泰國、印度、韓國、台灣、中國與西方古典/爵士背景的音樂家共同創作與錄製。藉由多元的民族器樂、節拍、音色語彙交融,他追尋的不只是融合,而是一種「第三空間」,在文化交會、對話與變奏之中,生成新的聲響可能。這樣的構想也正契合Global Music Awards對於「藝術性、創意與文化深度」的評審標準。
他的創作並不止於將傳統元素拼貼,而是在尊重源頭的同時,重新思考器樂的角色、紋理和現代演奏語言。這樣的思維讓作品不僅具備聆聽價值,更具備文化研究與教育反思的潛力。
國際認可與在地連結
此次在Global Music Awards獲得三項銀獎,對蕭致邑而言,是對其多年耕耘的肯定。這同時也為台灣的世界音樂創作者開拓了一條參與全球對話的路徑。
Global Music Awards官方網站亦將其列為「世界音樂/作曲/創意原創」類別的銀獎得主,與來自70多國的獨立音樂人同列 。
對於雲林樂耕農室內樂團而言,藝術總監的成就回饋於團隊,更強化地方與國際舞台的連結;而台灣整體的音樂文化亦因青年創作者的跨界參與而更具國際能見度。這在政府扶植音樂產業、推動「在地聲音國際化」的政策背景下,也具有象徵意義 。
從獲獎到深化實踐
得獎只是里程碑,蕭致邑更看重的是「怎麼進一步將此經驗轉化為實踐」。他在新聞報導中談及帶領樂團赴美參演、返校分享、教育講座等活動,顯示他不僅創作,也在實踐世界音樂的教學與文化推廣 。
未來,他可望以此為起點,開展更多跨文化合作、教育教學,甚至推動新器樂語彙的生成與演奏實驗。對於喜愛世界音樂、民族融合創作的聽眾來說,他的作品是一扇窗口,讓人看到傳統與當代、台灣與世界交會的可能。
蕭致邑從傳統二胡演奏出發,到世界音樂碩士深造,再到以專題創作《Traveler》拿下國際大獎,這條路雖具挑戰,但也富啟發。他的得獎不只是榮譽,更是一種「文化對話」與「創作實踐」的彰顯。對台灣音樂圈而言,這樣的例子提醒我們:在地的根、放眼的視野與創新的勇氣,三者可以同時並行,期待他下一階段的創作與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