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獅慶豐收 土地的味道,族人的祝福

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每個人是掌上明珠, 每個花朵化成祝福,每個飾品化成讚美。(山宏緯提供)
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每個人是掌上明珠, 每個花朵化成祝福,每個飾品化成讚美。(山宏緯提供)

【記者廖儷芬/屏東報導】

煙霧從灶火升起,木柴的香味鑽進衣服裡,也熏紅了眼。
屏東內獅部落裡的女人圍坐在紅色圓桌旁,切肉、拌料、包葉。
山宏緯說:「包耆老的,美食。」
那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種傳承。
負責起火的人,讓鍋裡的水漸漸翻滾;
負責切肉的人,手裡的刀像在舞蹈;
山豬肉的油花閃光,小米散發出陽光的香。
「假酸漿葉如糯米紙,講長輩的美味包裹;
豬肉與小米的組合,是百年不敗的佳餚。」
耆老們一邊教,一邊笑。年輕人學著摺葉、綁線,
有人笨拙地綁鬆了,耆老便輕輕接過重包。
那雙被時間磨得粗糙的手,柔軟得像家。
桌上堆滿五節芒葉與假酸漿葉,
「五節芒葉如月桃葉,雖沒香味依然堅固,
將慶典的午餐包覆,是婚喪喜慶的常客。」
每一串葉包,不只是食物,更是一份敬意。
長輩總說:「吃的每一口,都要記得土地的名字。」
這是部落的禮數,也是生活的感恩。
「吉、納、福——吉日慶豐收,納福入家中,福臨巷弄間。」
這一天的香氣,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種祝禱。

長輩總說:「吃的每一口,都要記得土地的名字。」長輩總說:「吃的每一口,都要記得土地的名字。」(山宏緯提供)
有人笨拙地綁鬆了,耆老便輕輕接過重包。 那雙被時間磨得粗糙的手,柔軟得像家。有人笨拙地綁鬆了,耆老便輕輕接過重包。 那雙被時間磨得粗糙的手,柔軟得像家。(山宏緯提供)
內獅部落會議主席山宏緯說:「包耆老的,美食。」 那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種傳承。內獅部落會議主席山宏緯說:「包耆老的,美食。」 那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種傳承。(山宏緯提供)
屏東內獅部落裡的女孩們,圍在紅色圓桌旁,切肉、拌料、包葉。屏東內獅部落裡的女孩們,圍在紅色圓桌旁,切肉、拌料、包葉。(山宏緯提供)

受族人的祝福
午後,歌聲漸起,花圈、羽飾、串珠在陽光下閃亮。
「Masalut - ljaljak:受族人的,祝福。」
老人家彎著腰,把花圈戴在孩子的頭上,
小孩靦腆地笑著,那是祝福最初的模樣。
「針線如母親的祝福,裝飾是長輩的讚美,
鈴鐺響起、揹起文化,我們憶起,接受祝福。」
山宏緯的話,在現場顯得特別真。
每一朵百合花,都是族人滿滿的祝福;
每一個飾品,都是耆老深深的讚美。
長輩們一邊裝飾,一邊念著古語,
那是祈願,也是記憶。
有人說,這是一場「給百花」的儀式。
其實,那花不只是一頂冠,更是一封信。
信裡有族人的期待,有母親的愛,也有祖靈的庇佑。
當長輩的記憶重新出現,
當耆老的回憶重新再造,
他們臉上的笑容,好像停在當年的喜悅。
女孩的笑聲迴盪在街道,
就如同當年在山谷間回響的歌。
「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每個人是掌上明珠,
每個花朵化成祝福,每個飾品化成讚美,
集結在少女後方,為的是要成為部落裡最美最亮的一位。」
這樣的儀式,不只是祝福,也是教育。
孩子從被戴上花冠的那一刻起,就明白自己屬於哪裡。

「Masalut - ljaljak:受族人的,祝福。」 老人家彎著腰,把花插在後面的背包上。「Masalut - ljaljak:受族人的,祝福。」 老人家彎著腰,把花插在後面的背包上。(山宏緯提供)
小孩靦腆地笑著,那是祝福最初的模樣。 「針線如母親的祝福,裝飾是長輩的讚美。」小孩靦腆地笑著,那是祝福最初的模樣。 「針線如母親的祝福,裝飾是長輩的讚美。」(山宏緯提供)
每一朵百合花,都是族人滿滿的祝福; 每一個飾品,都是耆老深深的讚美。每一朵百合花,都是族人滿滿的祝福; 每一個飾品,都是耆老深深的讚美。(山宏緯提供)

慶豐收的夜晚
夜幕低垂,集會所燈火亮起。
「Masalut - temalidulidu:慶豐收的夜晚。」
內獅部落會議主席山宏緯站在舞台旁,望著那一圈又一圈的舞步,微笑。
「當有機會展現自己時,我的部落從來沒輸過。」
他說得平靜,卻像一種誓言。
歌聲響起,從長輩傳到青年,
鼓聲落下,孩子的腳步也跟上。
每一個部落的隊伍,一隊比一隊多人;
每一首歌,一首比一首精彩;
每一份產物,一樣比一樣豐盛。
歌謠在集會所中,像合唱團交織出名為內獅的古調;
舞蹈在圍舞圈裡,像針與線編織出名為內獅的圖騰。
那一晚,全屏東的焦點都矚目在這;
那一夜,全獅子鄉的光點都相聚在此。
vuvu 的歌再次響起,
vuvu 的舞再次躍起。
當唱歌的人已不再是熟悉的長輩,
當跳舞的人已不再是矯捷的耆老——
傳承,就做到了。
學習,也做到了。
「每次的晚會,都是考核、檢視、展示,
我們有沒有認真,我們有沒有投入,我們有沒有認同。」
那是一種信念,一種部落延續的方式。

「Masalut - temalidulidu:慶豐收的夜晚。」 內獅部落會議主席山宏緯說。「Masalut - temalidulidu:慶豐收的夜晚。」 內獅部落會議主席山宏緯說。(山宏緯提供)
歌聲響起,從長輩傳到青年, 鼓聲落下,孩子的腳步也跟上。歌聲響起,從長輩傳到青年, 鼓聲落下,孩子的腳步也跟上。(山宏緯提供)
每一個部落的隊伍,一隊比一隊多人; 每一首歌,一首比一首精彩。每一個部落的隊伍,一隊比一隊多人; 每一首歌,一首比一首精彩。(山宏緯提供)
那一晚,全屏東的焦點都矚目在這; 那一夜,全獅子鄉的光點都相聚在此。那一晚,全屏東的焦點都矚目在這; 那一夜,全獅子鄉的光點都相聚在此。(山宏緯提供)
山宏緯表示:「傳承,就做到了。 學習,也做到了。」山宏緯表示:「傳承,就做到了。 學習,也做到了。」(山宏緯提供)

火光中的感恩
火焰在夜裡搖曳,照亮人們的臉。
有人擦汗、有人笑、有人靜靜看著天。
這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堂課。
學會尊重土地、感謝長輩、珍惜手中的每一份收成。
內獅部落的「Acedas Masalut慶豐收」不是熱鬧的表演,
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傳承與感恩的聚會。
在這裡,每一包葉子、每一朵花、每一段舞,
都在說著同一句話——
「我們還記得。」

這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堂課。 學會尊重土地、感謝長輩、珍惜手中的每一份收成。這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堂課。 學會尊重土地、感謝長輩、珍惜手中的每一份收成。(山宏緯提供)
內獅部落的「Acedas Masalut慶豐收」不是熱鬧的表演, 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傳承與感恩的聚會。內獅部落的「Acedas Masalut慶豐收」不是熱鬧的表演, 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傳承與感恩的聚會。(山宏緯提供)
這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堂課。 學會尊重土地、感謝長輩、珍惜手中的每一份收成。這不只是節慶,更是一堂課。 學會尊重土地、感謝長輩、珍惜手中的每一份收成。(山宏緯提供)


延伸閱讀
屏東|國慶連假遊 1~3日行程任你搭
2025年10月02日 | 14天前
攝影家王建中捕捉屏東溪清晨光影
2025年09月28日 | 1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