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王建中捕捉屏東溪清晨光影

9月28日清晨的屏東溪畔,攔沙壩水聲轟鳴,從遠方傳來陣陣激流。攝影家王建中帶著相機,守候在河岸邊。他說,這個地點交通不算困難,「這個點交通算不錯很好找,只有快到達時小路很多,要特別注意一下。」
在清晨五點多的時刻,天色逐漸轉亮,水流在長曝下像絲綢般延展,映照著粉紫的天光。王建中解釋,因為這裡的水量大又急,傳統的長曝手法並不適合,「以前的慢瀑光三秒以上的方法反而不適用,控制在一秒內會讓水流的流動感明顯,不會太模糊。」
光線的變化
從天邊微光到日出的過程,天空顏色不斷更替。先是淡淡的粉紅,隨後轉為藍紫,再到陽光出現時,水面染上金黃與橘紅。遠方的鐵橋剪影靜靜佇立,成為畫面中的背景線條,襯托著激流的奔放。
王建中說,秋季時太陽正好從北大武山的山頭升起,這樣的時機一年僅有幾個月能遇見。「今天剛好拍到精彩的畫面。」他語氣帶著欣喜。
攝影與等待
在攔沙壩旁,常能見到攝影者架起腳架,等待最佳光影。王建中認為,與其說是拍照,不如說是和時間對話。他形容清晨站在溪畔,水氣混合著空氣的清新,讓人感覺整個人都被沖刷一遍。
「攝影需要等待,等光線、等水位、等天空的顏色都到位,那才是決定按下快門的時刻。」他強調耐心的重要,也分享了自己在水邊的體會。
人工與自然之間
屏東溪攔沙壩雖是人工設施,但因水勢衝擊形成層層落差,看起來像天然瀑布。人工的線條與自然的力量交會,構成了攝影人喜愛的景象。王建中說,這樣的場景讓他思考工程與自然的平衡,「它既不是純粹的自然,也不是完全的人造,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相處的方式。」
對他而言,這裡的照片不只是風景影像,也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痕跡。
曙光的力量
當太陽終於從山頭探出,水面閃爍著強烈光芒,水流被映照成熔金般的色澤。這股力量不只來自大自然,也來自攝影者守候的耐心。
王建中說,他拍的不只是畫面,而是一段時間的記錄,「每天的日出都是新的開始,而照片只是替它留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