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電動公車起火 運安會:電池是重點

台北市今年6月發生首起電動公車起火事件,運安會對此立案調查,運安會主委林信得16日表示,該事件是單一個案,但不排除可能會有系統性問題,因為鋰電池發展迅速,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將持續蒐集資料進行分析,預計明年10月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今年6月16日,1輛台北市大都會客運262路線電動公車,行經敦化北路時,駕駛員發現儀表板警示電池異常,隨即停靠路邊並疏散7名乘客下車後,緊接著後車廂就爆炸起火燃燒,所幸無人傷亡。
林信得16日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報告業務概況,他表示,此案屬第1級重大公路事故,預計明年1月發布事實資料報告,10月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時表示,這起事故與民眾息息相關,民眾也憂心到底是單一個案,還是系統性問題,且全台已有很多電動公車在運行,是否會造成乘客安危,以及政府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是否也會因此延宕?
林信得表示,本案應是單一個案,但也可能會變成系統性問題,目前還在調查中,暫時看不出對運安會造成影響。他也說,電動公車分三大部分,包含電控、電機及電池,目前將電池模組老化問題列為調查重點,待調查結果出爐會再提出精進改善方案。
林信得會後向《大紀元時報》補充,這起事故確實是個案,不過由於電動巴士還在發展中,所使用的鋰電池也沒有標準化,各家廠牌都有自己的規格,有些電動巴士是靜態充電也曾發生燃燒現象,因此電池方面有很多不確定性,都還在蒐集資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