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魚坊的攝影心視界】滿樹鈴鐺克蘭樹

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文/鄭清海

粉紅小花嬌又俏
滿樹鈴鐺隨風搖
烈陽燻熱翠綠葉
排灣好物不可少

——2025.08.23臺中市大甲區

生態悅讀趣:

克蘭樹 Kleinhovia hospita 錦葵科

又稱鷓鴣麻、面頭果。喬木,高可達15公尺。單葉互生,紙質,全緣,呈心形,長可達27公分,寬可達24公分,掌狀脈,具長柄。圓錐花序,頂生、多分枝。兩性花,花瓣5枚。蒴果膜質水梨狀膨大。

對排灣族來說,它有著重要地位,可製作農具、刀鞘以及繩索、麻袋等與生活密不可分。製作排灣族中的傳統美食「吉拿富」(cinavu)材料中,亦有使用克蘭樹的葉片為材料。「克蘭」這個名字來自於它的拉丁文屬名,是為了紀念一位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德國醫生Christiaan Kleynhoff。

在臺灣的分布以南部的低地山麓為主,特別是恆春半島最多,當地人稱它為「面頭果」(粿)。克蘭樹的花雖然小,但是粉紅的色彩還是在冷風中為大地帶來幾許色彩,來植物園欣賞它時,它五稜像鈴鐺形狀一樣的果實造型會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哪!◇

克蘭樹。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克蘭樹。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克蘭樹。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克蘭樹。克蘭樹。(攝影/鄭清海)
延伸閱讀
攝狼侵犯29少女 遭求刑25年
2025年09月03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