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分家引爆戰局 台灣電支市場恐大洗牌
隨著LINE Pay與一卡通宣布今年底正式結束合作,台灣電子支付市場迎來新變局,不僅用戶數冠軍一卡通面臨獨立營運的挑戰,街口支付更受到挾帶實體通路優勢的全支付彎道超車威脅。專家認為,一場牽動千萬用戶的支付戰爭,已正式點燃戰火。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7月底,電子支付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出微妙拉鋸戰。在「用戶總數」上,全體電子支付用戶數達3,362萬人、月增49萬人。其中,一卡通iPASS MONEY突破700萬大關、以701.67萬人穩居第一,街口支付697.66萬人居次,全支付則以641.34萬人緊追在後。
不過,若從反映用戶活躍度的「當月代收付金額」觀察,戰況截然不同。全支付7月分以58.12億元成績,首度超越街口支付的53.15億元,搶下單月冠軍寶座;一卡通代收付金額41.39億元位居第三。
這類「用戶王」與「交易王」分屬不同業者的現象,也突顯台灣電支市場的高度動態與激烈競爭。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表示,引發市場洗牌關鍵,不只是街口支付7月與泰山公司出現股權糾紛,造成通路與消費者信任危機。他認為,LINE Pay與一卡通終止合作,才是牽動下一波的電支版圖關鍵。
吳師豪說,過去高度依賴LINE作為流量入口的一卡通iPASS MONEY,在雙方7月宣布分家後,用戶數成長幅度稍有放緩,不排除未來有停滯可能,這完全取決於後續一卡通APP轉換率和消費者使用黏著度。
商研院策略所所長朱浩表示,一卡通若要維持全國性支付工具地位,就必須更積極與全台各地商圈業者結盟,並善用其身為南部交通票證「南霸天」利基,創造更多元使用場景。
全支付步步進逼 通路帶動彎道超車機會
外界推估,全支付幾乎每月新增20萬個用戶數的成長速度,今年很可能將超越一卡通,拿下用戶數冠軍寶座。
朱浩分析,全聯超過1,200家門市的穩定客群,是全支付迅速崛起關鍵,也是「通路為王」的標準範例。尤其全支付正透過鎖定銀行較少觸及、但黏著度極高的「媽媽客群」,成功打造出獨有零售生態系,用戶數成長不容小覷。
吳師豪指出,LINE Pay與一卡通的分家,可能提供全支付「彎道超車」空窗期。若全支付能持續深化通路優勢,將有望挑戰用戶數龍頭地位。
LINE Pay將升格電支 霸主恐再換人當
第三方支付LINE Pay已獲金管會核准設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連加電子支付」(LINE Pay Money)許可函。今年有望取得金管會核發的營業執照,正式升格為電支業者。
吳師豪強調,一旦LINE Pay Money上線,結合自身在台灣通訊軟體市場龐大用戶基礎,有機會「空降」成為電子支付新霸主,讓市場版圖再次洗牌。
朱浩則認為,LINE Pay在申請電子支付執照後,短期內將投入大量資源建構金流、法遵與清算系統,勢必減緩其在市場行銷與業務拓展的能量,實際用戶數成長仍有觀察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