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的幸福海岸線 月牙灣與歷史的交會

空拍茄萣月牙灣,海堤排成弧線。(陳錫興提供)
空拍茄萣月牙灣,海堤排成弧線。(陳錫興提供)

【記者廖儷芬/高雄報導】

清晨的海風帶著鹹味,推著浪花在茄萣海岸公園的月牙灣上輕拍。這裡位於高雄茄萣區,自二仁溪到興達港,綿延 5.8 公里的藍色弧線,被當地人稱為「幸福海岸線」。攝影家陳錫興說:「月牙灣是茄萣的天然泳池,也是人與海共享的日常。」

防波堤與海灣構築規律線條。防波堤與海灣構築規律線條。(陳錫興提供)
茄萣幸福海岸線綿延 5.8 公里。茄萣幸福海岸線綿延 5.8 公里。(陳錫興提供)

海岸的地理與變遷
茄萣的海岸線並非一成不變。過去這裡曾是「蟯港內海」的一部分,潮汐與河川長年搬運泥沙,逐漸改寫了地貌。二仁溪、阿公店溪等河流沖積的力量,使潟湖縮小,最終留下如今的沙岸與海堤。
如今,離岸堤整齊排列在海面,阻擋風浪,也塑造出一彎又一彎的月牙灣。空拍畫面裡,一圈圈圓弧像柔軟的鏡面,映照著天色,也記錄了土地與海的拉鋸。

離岸堤築起天然泳池景觀。離岸堤築起天然泳池景觀。(陳錫興提供)

人與海的日常
在堤岸邊,步道與自行車道一路延伸,涼亭、綠帶錯落。假日,居民帶著孩子來踏浪,攝影師清晨守候日出,遊客則在沙灘散步。這裡不像繁華的觀光景點,而是貼近日常的生活海岸。有人稱它是市區的避風港,能讓心暫時放空。
2024 年間,一艘名為「新利」的貨輪因颱風擱淺在這片海岸,突兀的巨影成了新的焦點。有人湧來拍照,有人駐足凝望。傍晚夕陽灑落船身,鏽斑與浪花交織,海岸像一場被時間打斷的劇場,也提醒人們海洋的力量始終存在。
考古學家曾在這一帶發現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的遺跡,顯示早期人群便在潟湖邊生活。馬卡道族與海共生,留下鹽田、魚池與村落的足跡。走在今日的公園木棧道上,聽著海浪聲,依稀能想像當年漁人下網、婦女曬鹽的情景。

擱淺貨輪「新利」成海岸焦點。擱淺貨輪「新利」成海岸焦點。(陳錫興提供)
黑沙灘映照晨光與藍海。黑沙灘映照晨光與藍海。(陳錫興提供)

海岸線的凝視
攝影家陳錫興用鏡頭記錄這片海岸:堤防的規律線條,月牙灣的柔弧,夕陽下貨輪的孤立。他說:「茄萣的海,總讓人覺得親切,不只是一幅風景,而是會呼吸的故事。」
茄萣海岸公園是一條能走進歷史、也能安放日常的「幸福海岸線」。在這裡,時間沒有消失,而是沉積在沙粒與潮水之間。每一次浪潮退去,都是一次與過往的對話。

海岸公園步道串連人與海。海岸公園步道串連人與海。(陳錫興提供)
延伸閱讀
極西之地的凝視
2025年09月11日 | 20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