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稀土大戰 看懂川普布局

早在幾十年前,美國已認識到,中共正在補貼中國的採礦和加工企業,從而有能力大規模擴張,操縱全球的礦產及金屬市場,並主導全球製造業供應鏈。
為此,美國國會於1980年通過《國家材料和礦產政策、研究與發展法案》,宣布「加強美國的材料研究、開發、生產能力和性能」為緊急優先事項。
然而,美國地質調查所於《2025年礦產資源概覽》顯示,半個世紀以來,包括國防工業在內的美國製造商卻越來越依賴進口礦產和加工金屬,從而受制於中共的市場操縱。
化學元素成地緣武器
這種脆弱性由來已久。2010年中共曾限制全球稀土出口;2023年中共限制向美國出口鎵、鍺和石墨等,這些元素對半導體、太陽能和國防技術至關重要;今年4月,中共更擴大限制到釓、鏑、鑥、釤、鈧、鋱和釔等。
紐約供應鏈風險管控公司Exiger以人工智慧(AI)建立「智慧預測信號」來識別供應鏈風險。Exiger表示,美國稀土100%依賴進口,而中國掌控全球30種主要礦產中至少75%加工產能。
Exiger副總裁萊姆克(Derek Lemke)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隨著中共今年擴大稀土出口管制,這個長期延宕未決的問題已成為美國的生存威脅。他表示:「這不再是一個假設性的風險,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可以量化的供應鏈瓶頸。」、「我們正在目睹元素週期表(化學元素表)被(中共)武器化。」
聯合盟國分散礦產供應風險
川普政府在第二個任期採取的策略,是讓採礦和煉油行業重新盈利。美國「責任電池聯盟」(RBC)執行主任克里斯滕森(Steve Christensen)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在過去七、八個月裡,川普總統已將關鍵礦產列為優先事項。」他認為:「川普比近代任何一位總統都更了解這個問題。」該聯盟成員包括Honda、FedEx、Clarios等企業。
然而,要振興美國的採礦業及金屬加工能力,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澳洲墨爾本的黃金與貴金屬經紀公司「金條中心」所有人巴茨(Rahman Butts)表示,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需要與盟國進行協調努力。
巴茨告訴《大紀元時報》說:「美國正與加拿大、澳洲和南美部分地區達成協議,以分散礦產供應的風險。」他說:「現在的問題在於速度。新的煉油廠需要數年的時間規劃、融資和建設,因此中共短期之內不會喪失在金屬加工領域的領先地位。」
礦產精煉與回收是勝負關鍵
亞利桑那州採礦自動化顧問納加拉拉瓦拉(Avadh Nagaralawala)表示,就短期的權宜之計而言,基礎已經奠定。
納加拉拉瓦拉指出,2021年《兩黨基礎設施法》、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和《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以及重新開啟加州帕斯山礦場,他認為這些都是關鍵性的前期部署。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障礙。」他說:「美國並不缺乏資源,缺的是礦產的精煉和回收能力,及加快許可審批速度。這才是這場競賽的勝負關鍵所在。」
明確關鍵礦產清單力推改革
直到川普第一任期,聯邦政府才明確的將定義、採購和開發不受中共市場操縱影響的關鍵礦產供應鏈作為優先事項。
2017年12月,川普發布行政命令,並指示美國地質調查所,明確定義「關鍵礦產」,及可開採和加工這些礦產的地區;2018年首份清單列出35項關鍵礦物;2020年宣布美國對外國(尤其是中共)關鍵礦產的依賴,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同年12月,通過《2020年能源法案》,每三年更新一次關鍵礦產清單。
儘管拜登撤銷川普之前發布的220項行政命令中的72項,但他保留了川普第一任政府在關鍵礦產方面所採取的行動。
2022年首次發布關鍵礦產清單更新,美國依賴進口的「礦產商品」從2018年的35種增加到50種。2024年據內政部報告顯示,美國80%的稀土、100%的鎵和石墨,以及高達76%的鋰、鎳和鈷等均需依賴進口;在全球市場「20種最重要稀土礦物」的85%均由中國加工廠生產。
川普重返白宮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宣告能源緊急狀態,並要求提升國內能源產量,以「確保關鍵礦物與材料供應更安全、可預測而且價格合理」;隨後3月又頒布行政命令,要求簡化許可、開放更多公有土地採礦,並依《國防生產法》擴大礦物開發;4月美國啟動外海大陸棚深海採礦,並要求內政部建立許可制度。
美國地質調查所8月26日再度更新第二份關鍵礦產清單,從2022年清單中移除砷和碲,新增銅、鉀、銀、矽、鐳與鉛等,使清單總數達到54種。萊姆克指出,這次清單修改,標誌著美國地質調查所整合戰爭部和內政部的平行清單,明確制定了「政府整體清單」。
納加拉拉瓦拉表示,清單分類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他說:「這項政策轉變能否帶來真正的能源和安全韌性,將會由精煉和回收的能力來決定。」
萊姆克則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採取「全行業」投資方式。同時,政府必須承諾,即使不提供補貼,也要對那些能夠抵禦中共操縱的市場給予支持。
政府支持產業強化供應鏈合作
Exiger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美國政府最大供應鏈技術提供商,也是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國家安全公開價格探索」(OPEN)計畫的主要參與者。
萊姆克表示:「我們利用人工智慧來研究這些礦物的價格模型、在中國境內的生產成本以及在美國境內的生產成本。我們也提供一些數據,來反映目前所看到的操縱程度。」
OPEN計畫由關鍵礦產論壇策劃,該論壇於2024年11月成立,並由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提供資金,直至2029年。目前已有三十多家礦業公司、製造商和投資者加入OPEN計畫。
萊姆克說:「我們看到這種不是由政府控制、而是由政府支持的行業。」他指出,雖然MP材料公司在帕斯山的經營得到了戰爭部的補貼,但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不斷湧現,如蘋果公司「自己投資了5億美元」採購礦產;美國戰爭部也為製造磁鐵所需的礦物和材料設定了最低價格,並向MP公司投資了4億美元。
Exiger公司的職責是識別當前供應鏈的脆弱環節,以及能否將產品精煉到先進應用等級,萊姆克說:「換言之,我們不僅需要能夠精煉銅,還需要將其精煉到特定等級,以便用於不同的需求。」這需要政府和整體行業的努力,提供一個「從高科技零件回溯到地下礦產開採的清晰流程」。
資金挹注帶動礦業發展
在川普政府領導下,大量資金正在注入活力。8月分,能源部提議從《兩黨基礎設施法》和《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劃撥10億(美元,下同)用於關鍵礦產,包括5千萬用於「原型設計和試點創新」研發、2.5億用於「生產礦物副產品」、1.35億用於「增強稀土供應鏈」、5億用於關鍵礦物項目,以及3.6千萬投入工業廢水回收關鍵礦物。
許多人質疑,在不提供補貼下,能否打破中共的市場主導地位?克里斯滕森認為:「這些事情需要探討,因為對手並不受市場力量的制約。為了進入市場,(中共)會操縱自己的產品價格,而將其他國家排除在市場之外。」
萊姆克則表示:「最快的方法是召集大型企業共同參與,讓他們首先量化自己的需求,然後通過滲透式直接投資,也就是資金自上而下流動的過程。」他說:「這場戰鬥不僅僅發生在高速公路和街道上。這也發生在小巷裡,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