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說故事人展 楊慕仁把記住的畫出來

楊慕仁個展「成為說故事的人」,以卑南語為敘事軸線,希望觀眾透過作品聽見語言的色彩,看見故事的能量。(攝影/記者簡惠敏)
楊慕仁個展「成為說故事的人」,以卑南語為敘事軸線,希望觀眾透過作品聽見語言的色彩,看見故事的能量。(攝影/記者簡惠敏)

文/記者簡惠敏

《umaumalran-成為說故事的人》展覽,日前於屏東縣瑪家鄉「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展,展出臺東卑南族知本部落藝術家楊慕仁30餘件作品。楊慕仁說,「把記住的畫出來。」他的創作不僅是記錄,更是轉譯,讓觀眾在觀看中參與文化敘事的重構。

策展人鄧雪真表示,楊慕仁以卑南語為敘事軸線,從傾聽到表達再到轉化,構築一條文化記憶持續生成的創作路徑。這次展出《聽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及《成為說故事的人》系列作品,共30餘件。

在《聽故事的人》中,楊慕仁以語言聲波為靈感,描繪故事傳遞的能量;《說故事的人》以瓶罐與生活場景,呈現部落聚會中飲酒、閒談、說故事的日常;《成為說故事的人》則將族服圖樣、傳統色彩與聲波意象交織,回應藝術家自身與部落的連結。

作品《成為說故事的人》中,楊慕仁將族服圖樣、傳統色彩與聲波意象交織,回應藝術家自身與部落的連結。作品《成為說故事的人》中,楊慕仁將族服圖樣、傳統色彩與聲波意象交織,回應藝術家自身與部落的連結。(攝影/記者簡惠敏)
在《聽故事的人》作品中,楊慕仁以語言聲波為靈感,描繪故事傳遞的能量。在《聽故事的人》作品中,楊慕仁以語言聲波為靈感,描繪故事傳遞的能量。(攝影/記者簡惠敏)

「把聽來的記住,把記住的畫出來。」楊慕仁說,他的作品中常見的族服菱形紋樣、知本大石、神話植物及青年會所,皆非單純裝飾,而是蘊含靈性與身體感的文化語彙。

楊慕仁提到,這次展覽是10年來創作的總結,記錄卑南族神話、部落人文與生活趣事。他特別向部落長輩請教族語用詞,確保展名能真實傳達「說故事」的精神,並希望觀眾透過作品展開一段愉快的文化旅程。

原發中心主任邱黃肇崇表示,在全球原住民藝術語境下,「知識主體性」、「口述歷史」與「地方實踐」是重要討論面向。楊慕仁的繪畫回應了這些議題,突破了西方策展視角與地方主義框架,展現原住民族藝術家如何在當代建構自身文化的未來。

展覽名稱「umaumalran」象徵「成為說故事的人」,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階段性總結,更是原住民文化記憶於當代的實踐。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16日止。◇

延伸閱讀
高雄16族原民逾4萬人 阿美族居冠
2025年10月28日 | 8天前
強化偏鄉初期救援 催生原民特搜隊
2025年10月09日 | 27天前
池上敬字亭迎聖蹟 傳承對文字的崇敬
2025年09月16日 | 1個月前
臺東舊站千人早餐 回味鐵道60年歲月
2025年08月24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