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撤離通知 將比照海嘯警報鳴笛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重災區,未來發布疏散撤離,將比照海嘯警報方式鳴放預警疏散。(花蓮縣警察局提供/中央社)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重災區,未來發布疏散撤離,將比照海嘯警報方式鳴放預警疏散。(花蓮縣警察局提供/中央社)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災情,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28日上午9時,累計17人罹難、7人失聯,花蓮地區仍維持紅色警戒。為防止二次災害,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未來若需緊急疏散,將比照海嘯警報方式鳴笛預警,強化撤離通知。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8日召開第18次工作會報,並與花蓮前進協調所視訊連線。

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目前災區紅色警戒不解除,必要時將運用空襲警報系統播放,經檢討後比照海嘯預警方式鳴放,在堰塞湖周邊設置三處警報站(鳳林派出所、長橋派出所、光復分駐所),必要時將鳴5秒停5秒、連續9次,提醒民眾緊急撤離。

新北市消防局27日表示,第3梯次支援花蓮救災,率隊逐戶檢查。圖為特搜大隊人力,在一片廢墟中仔細尋找是否有受困者。新北市消防局27日表示,第3梯次支援花蓮救災,率隊逐戶檢查。圖為特搜大隊人力,在一片廢墟中仔細尋找是否有受困者。(新北市府消防局提供/中央社)

經濟部水利署28日凌晨完成河床導流分流,盼能完成封堵。農林漁牧組報告,堰塞湖潰決前湖面高度約200公尺、面積140公頃、蓄水量9,100萬噸;溢流後壩頂高度降至82公尺、湖面僅13.5公頃、蓄水量約600萬噸,僅剩原先的6.6%。由於湖水持續沖刷,周邊坡面仍不穩定,加上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匯入,紅色警戒將持續至確認安全為止。

水電維生組指出,受損的馬太鞍溪堤防約2,860公尺,已規劃將光復1號至3號堤防作為第一道防線,預計2週內完成搶修、3個月內完成加固,並在明年汛期前全面復建。

災情監控與搜索救援組表示,28日搜救分為兩部分:一是區域搜索,包括佛祖街;二是馬鞍溪河段搜索,從正旺砂石場至花蓮溪出海口分五區,出動10部空拍機並派員沿河岸逐步搜索。

劉世芳最後裁示,請消防署依《災害防救法》檢討,並納入防空警報系統發布海嘯警報的標準作業程序,警政署也將檢討傳遞規定,把堰塞湖大量土石洪水疏散警報納入適用,確保未來示警更即時有效。◇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讀報心得】校園中的性別教育
2025年09月02日 | 27天前
調查:民眾對房價看漲預期降溫
2025年09月26日 | 3天前
取消